第(1/3)頁 在魏老板被范小胖和糖嫣折磨的欲仙欲死的時候。 外界則因為國慶檔的爆發(fā)沸騰了! 2015年注定是一個票房火爆的年份,年初《唐人街探案》刷新影史記錄,其他同期電影也有多部5億+,整個春節(jié)檔的總票房逼近50億。 之后4~6月份,好萊塢大作頻發(fā),10億+的電影就有三部之多,《速度與激情7》更是首部內地20億票房電影。 距離國慶檔頗近的8月末上映的《終結者:創(chuàng)世紀》,9月初的《碟中諜5》也都有7~9億的票房。 再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時間段,截止到10月份,票房過5億的好萊塢電影就將近兩位數(shù)。 而國產(chǎn)電影數(shù)量有過之而無不及。 春節(jié)檔和暑期檔的兩次爆發(fā),已經(jīng)讓國人和業(yè)內驚喜無限,但誰也沒想到,并不被特別重視的國慶檔今年也露了一把臉。 如果說《港囧》的火爆還算在大家的意料當中。 畢竟,雖然并不確保徐征是否是曇花一現(xiàn),但當初《泰囧》的影響力不是蓋的,電影還未上映,就被業(yè)內頗為看好。 根據(jù)有關機構的預測,約將近一半的都認為《港囧》能達到8億+票房,預計數(shù)目最低也都是5億左右,認為其超過10億+的雖然人數(shù)最少,比例也將近20%。 所以《港囧》能爆,外界也不算多么意外。 頂多沒想到爆的那么厲害,以及火爆票房的背后,《港囧》相對平庸的質量所引起的爭議。 【囧】系列這幾部電影,第一部《人在囧途》的口碑是最好的,喜劇元素濃厚,就是兩個倒霉蛋在路上碰上的人和事。 《泰囧》口碑有好有壞,整體來說是不錯的,徐征在里面加了一個中年人事業(yè)和家庭的感情主線,但點到為止。 到等到了《港囧》,就能看出來,徐征加的私貨越來越多,而且偏離大眾。 中年人的家庭事業(yè)困境,大部分人其實都可以理解。 但中年贅婿生不出孩子,瞞著老婆,不顧一切的去找白月光,追尋所謂的青春和自我,最后莫名其妙的三個人在大樓面臨生死,真情表白,就不是很多正常觀眾可以理解的了。 怎么說呢,《港囧》有一個不討喜的立意和極爛的結尾……… 所以這部電影哪怕沒用表演敷衍的某趙,讓老婆陶紅親自上陣,裝傻充愣的包貝爾也換成了老搭檔王保強,清冷/面癱初戀專業(yè)戶變成風情萬種的高緣緣,仍然沒有挽回這部電影的評分。 乃至因為幾個主演的槽點變少,沒人分擔火力,大家更加質疑徐征的導演能力。 連帶著魏陽也卷入其中。 當初拍攝《泰囧》時,徐征沒底氣,有意找大佬指點,再加上新人導演想多加點噱頭。 所以魏陽擔任了監(jiān)制,由于參與了劇本的討論,也提了意見,徐征就把他的名字也加在編劇欄中。 這兩個名字給《泰囧》帶來多大收益不好說,但確實搶了徐征不少風頭。 當時,魏陽是當紅影視大佬,麾下制作的精品爆款無數(shù),徐征只是一個新人導演。 《泰囧》創(chuàng)下票房奇跡,很多人不可避免的認為魏陽出力很多,把功勞往他頭上安,哪怕魏老板澄清也無濟于事,大家多認為是他謙虛。 畢竟魏陽一直有扶持新人的習慣,很多時候都會把功勞往幕后團隊上推。 但這種情況對于徐征來說就很難受了。 可他還不能說什么,一方面是不敢得罪魏老板,另一方面魏陽確實也幫了忙,他不能翻臉不認人。 更重要的是,魏陽的名字是他自己死乞白賴加上的,當初魏陽還表示過質疑,想要把名字劃掉,是他拉著制片人和王保強求情才說服了魏陽。 所以,吃了教訓的徐征這次沒和魏陽有太多交流,也沒提冠名的事。 魏陽知道他心野了,對《港囧》也不是特別重視,全當撈錢的項目。 于是,《港囧》口碑反噬,就有很多人認為是魏陽給徐征放權太多,沒有參與項目的原因,莫名其妙的給魏老板分了一口鍋。 魏陽是什么心情且不談,徐征那邊是真快自閉了。 加上《港囧》雖然口碑不利,但票房數(shù)據(jù)還是不錯的,電影市場,票房第一,所以徐征越發(fā)水漲船高。 根據(jù)小道消息,有不少公司和資本都拋來了橄欖枝,眼下徐征雖沒明說,但儼然有幾分和魏陽及藍鯨魚分道揚鑣的架勢。 魏老板對此也并不意外,乃至早有準備,只是人可以走,【囧】系列的版權還在他手上。 徐征可以繼續(xù)拍,但是得給錢! 前文也提到過,徐征在版權這方面曾坑了《人在囧途》的公司。 但魏陽可不是什么軟柿子,并且手握《泰囧》和《港囧》的版權,并已經(jīng)注冊了一系列相關商標和版權。 這么說吧,其他人拍【囧】系列,只要不抄襲就沒事,唯獨徐征和王保強這樣與該系列綁定頗深的藝人,哪怕不用【囧】字,只要是相同架構的劇情,也得給錢。 不給? 那就讓他們見識見識魏陽麾下號稱【徐匯不倒翁】的法務團隊的實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