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dāng)年如果不是因為李神通的一道命令,劉奉先的兒子根本就不會戰(zhàn)死沙場,要不是因為李神通的一道命令,劉奉先自己也不可能會失去生育功能。 所以,他在朝堂之上總是會去頂撞李神通,而李神通卻根本不會因為這些小事而生氣的原因,就在這里。 畢竟劉奉先家里的悲劇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李神通而造成的,他身為皇帝,盡管有皇帝的尊嚴(yán),這種尊嚴(yán)不容踐踏,然而他心中對于劉奉先始終都是有愧疚的。 這種愧疚讓李神通對于劉奉先幾乎是采取一種放縱的姿態(tài),他知道自己這個老朋友如果不把心中那些個不滿給發(fā)泄出來。劉奉先也好,元好問也罷,都是李神通身邊的肱骨之臣,他必須要權(quán)衡利弊,只有真正的權(quán)衡之后,他才能好好的掌控這兩個手下的臣子。 可以說,如果不是劉奉先和元好問一直都盡心盡力幫助他,李神通在管理大齊的時候絕對不會輕松到哪里去,哪怕他真正意義上的一心都撲在政務(wù)上,他也絕對不會輕松起來。 劉奉先心有不忿,剛要開口反駁,就被李神通給制止了:“老元,你也不要說這些了,奉先這么做有他這么做的道理,咱們一把年紀(jì)了,整這些有什么用處? 服章那位已經(jīng)過世但是卻存在于傳說中的老師有這樣一句話,叫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你說咱們都一把年紀(jì)了,還想那么多得失干什么呢? 奉先和你,號稱是朕的左膀右臂,現(xiàn)在朕的左手難道要打朕的右手了不成?” 李神通這么一說,元好問不由老臉一紅,他也知道這個時候不是找劉奉先麻煩的時候,只是當(dāng)著李神通的面,看到昔日那個豐神俊朗的陛下現(xiàn)在變成這個樣子,他忍不住想要吐槽幾句罷了。而且,他對李神通也沒有什么意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