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中一個士兵背9公斤槍架,在加上一個九公斤的彈藥箱,一個士兵背17公斤重的槍身,第3個士兵有一個攜行具,一次背三個彈藥箱做“背彈俠”。 一個基層連隊的火力配置,也就只會配一挺重機槍,最多加一挺高射機槍。 只能做2選1。 因為沒多余人手了。 基層連隊那么多人都只能配一挺,主打精英化特種作戰的特種部隊,單位人數比基層部隊要少很多。 在負重量方面,更是捉襟見肘。 特種作戰每個人都很寶貴,都有著其專屬自身的戰斗崗位定位,突擊手、狙擊手和醫療兵,都有自己要拿的特定裝備。 不可能像基層部隊那樣,用幾個人來背一挺重機槍。 所以a大隊從建隊到現在為止,八九式重機槍從配發下來那一天,就還沒有走出過軍械庫的門? 一直在軍需處軍械庫躺著! 如今成龍說要把這把槍領出去用,負責幫忙配槍和彈藥的軍械員,一度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反復確認道:“你確定要帶89重機?沒有說錯嗎?” 89式重機槍平時躺在庫里,別說是行動拿出去用。 就連平時訓練都沒人要。 清一色都是嫌它太重,在行動的時候根本就拿不起來,既然都沒法帶著用,自然就沒人去練。 “對,確定是它,寫上吧?!背升埧隙ǖ狞c頭說道。 “呃,好吧?!? 軍械員本來還想再勸一下。 可看到成龍那變態大塊頭的體格,再對比放在槍架上的八九式重機槍,他果斷的寫到了登記本上。 軍械員敢打一萬個包票。 如果說還有人能單兵使用89式重機,那肯定只會是眼前的成龍。 也正是成龍這個龐大的體格,才讓軍械員看到了那么一絲絲,能夠單兵攜帶這把槍行動的可能性。 但凡換成其他任何一個人來拿,軍械員也絕不會把槍配給他。 全副武裝行動基礎配裝就有60斤,這已經是總后勤部經過大量的計算,最適合國士兵體質的負重極限。 在無法短期強化國人身體素質,將負重提上來的情況下。 總裝備部研究單兵裝備的方向,其中擺在所謂的一直都是重量,一切都以減輕重量為核心標準之一。 這也是沒辦法的。 隨著科技不斷進化,信息化時代下作戰的不斷發展。 作戰需要攜帶的裝備越來越多,當兵負重能力缺口一直沒變,那就只能改裝備,把裝備盡可能變輕。 在基礎負重60斤的前提下,還要背一挺全重70斤的重機槍。 這130斤的負重…… 也難怪a大隊建隊已經這么多年,都沒有人嘗試帶重機槍執行任務,這根本不是人能背得動的重量。 不過。 現在成龍來了。 對于進入部隊這三年多時間,體重已經從當時的230斤來到280斤,身高也從192長到了196,硬拉極限已經不止1000斤的成龍來說。 這常人根本就無法承受的130斤,也就是稍微熱身發下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