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袁朗知道了藍軍的兵力配置,也清楚對抗演習的規則是什么,就剩下最后一個關鍵環節—— 怎么打! 于是袁朗問道:“一個營打一個師,這是一場硬仗,取勝標準是什么?你們有具體行動方案嗎?” “雙方兵力懸殊,對于我們來說,確實是一場硬仗。” 營長劉中興帶隊走向沙盤,指著中間的山地,語氣深沉的說道:“這次對抗演習紅軍機步師為防守方。 這片長20公里,寬25km的山地,為紅軍說駐守的陣地,具體怎么駐軍,目前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藍軍是主攻方,怎么獲勝,演習指揮部給了三個方案。 第一,打掉紅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有生力量,擊毀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坦克,打掉不少于三個團指揮部。 第二,完全摧毀師直升機大隊、防空團,坦克團和炮兵團四個單位。 第三,擊毀紅軍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坦克單位,并找出紅軍的師指揮部,并將其指揮部完全摧毀。” 營長劉中興說的三個條件,每一個都不是那么好完成的。 拋開雙方的兵力懸殊不說,就藍軍要完成的任務量就非常的夸張,平均相當于要干掉四倍于己的紅軍。 可想而知。 這場對抗難度有多高。 “前面兩個方案都非常麻煩,只有第三個方案相對簡單,你們知道紅軍的師指揮部在哪嗎?”成龍問道。 “簡單?這才是最難的。” 營長劉中興拿著指揮桿,在沙盤上邊指邊說道:“這,這,還有這條路,深入紅軍陣地腹地的所有路口,都被他們的裝甲步兵團封鎖了。 想要越過他們的防線進入腹地,把紅軍的師指揮部找出來,難度無異于登天。 在你們來之前,我們已經在商榷,初步擬定的作戰方案,更傾向于走第一方案或者第二方案。 我們的電子偵察連有絕對優勢,可以對紅軍前沿陣地展開全面偵查,找到突破口再伺機行動。 圍繞著紅軍陣地外圍打運動戰,持續殲滅敵方作戰單位。” 營長劉中興的戰略方向沒有錯,作為一支可以獨自作戰的合成營,最大的優勢就是協同效率更高。 而機步師的坦克團是坦克團,裝甲步兵團是裝甲步兵團,炮兵團就是炮兵團…… 每個團都不能獨立作戰,需要和其他部隊進行配合,在作戰效率和反應速度上,肯定要差上一大截。 用運動戰的方式進行作戰,確實能夠更好的發揮合成團優勢。 能成為朱日和合成營的營長,劉中興肯定是有幾把刷子的,他的營機關一眾參謀也不是吃干飯的。 他們選擇的戰略執行方案,確實更有利于合成營作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