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會導致身體短時間內僵化,沒有辦法作出任何反應。 哪怕是承受能力再強的人,又或者是有防彈插板和防彈衣抵消一部分沖擊力,一顆子彈所攜帶動能產生的疼痛,也足以讓它僵化最少兩秒。 電影里面互相拿著槍對掃,打得身上血肉橫飛就是不倒下,能硬撐十幾秒,那純粹就是藝術的表現。 正常情況,兩人即便同時對開槍,也只會各中一槍就倒地。 身體被子彈命中產生的劇痛,讓他在那一兩秒鐘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再摳的下第二下班機。 更不可能連續打七八發子彈,他每一槍都能打到地方身上。 所以,你們務必要記住, cqb射擊第一原則的六個字,絕對快,相對準。融入到你的肌肉記憶里去,都明白了嗎?” “明白了!” 所有學人異口同聲回答。 聲音非常的響亮,證明疑惑已解除,高度認可成龍的話。 “很好!!” 成龍很滿意學員們的學習能力,正式步入主題說道:“剛才說的都是鋪墊,讓你們明白為什么要絕對快相對準。 而要做到絕對快相對準這六個字,我們就必須要特殊的射擊技巧,也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教的莫桑比克射擊法。” “莫桑比克射擊法?啥玩意?” 所有學員再次集體一頭霧水,從來就沒聽說過這種射擊技法。 “你們不明白沒關系,我,你們的特訓教官,我會給你們解答,這是我的工作,可是你們也要認真聽。” 成龍先嚴厲叮囑一眾學員,這才開始從頭開始講解道:“最先在戰術教學上提出'莫桑比克射擊法'的是一個美國人,。 美軍退役陸戰隊隊員,著名的槍械專家杰夫·庫珀。 他經常給軍警做戰術培訓,傳授最前沿的戰術技法,被美國人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輕武器戰術專家。 而他只是最先提出莫桑比克,并將它系統化為射擊法的人。 創造這種射擊方式的不是他,而是一名名字叫做麥克·盧梭的雇傭兵。 他在參加莫桑比克內戰,爭奪莫桑比克國際機場的戰斗中,碰上一個手持ak-47突擊步槍的莫桑比克解放陣線游擊隊員。 他手里只有一支勃朗寧手槍,火力處于絕對弱勢。 在稍許驚慌之后,盧梭使用了兩連發的槍法,連續擊中游擊隊員的胸部,以為對方再也爬不起來。 可他剛垂下槍口喘了一口氣,發現對方竟然還活著,并試圖朝他開槍。 盧梭被嚇出一身冷汗,匆忙抬起手槍想爆頭,卻打斷了對方的脊骨,對方這才真正的死亡。 1992年戰爭結束后,盧梭將此經歷告訴了他的老師杰夫·庫珀。 杰夫覺得學生麥克的這種射擊法,兩槍胸腹部讓對方癱瘓或虛弱,加一槍補頭,這組合非常的實用。 于是命名為'莫桑比克射擊法',將它吸收引進到自己的教學之中……” 成龍就像是在講故事一樣,生動的介紹了莫桑比克射擊法的由來和大概,學員們一個個聽得津津有味。 成龍接著繪聲繪色講道:“我們說完了莫桑比克射擊法的由來,接下來我給你們講講它的理論依據。 莫桑比克設計法的整個過程,完美契合絕對快相對準的cqb射擊第一原則。 我們射擊頭兩槍追求速度為主,可以用double tap兩連射的技巧,不管打中打哪,只要能打在身上即可。 但是,最好都能打在胸腹部位。 因為我們正常的移動中據槍高度,槍線必然會在胸腹部一帶,不需要移動槍口高度就能夠射擊,速度上會更快。 其次胸部囊括了心臟、肺等臟器,人體胸部正中是胸骨柄,其后面就是脊柱,脊柱里有大量神經,人的胸部、頸部有兩條大的動脈、靜脈通過。 一旦胸部遭到子彈的命中,絕大多數人是活不下來的。 哪怕敵人穿著攜板防彈衣,也能夠產生極佳的僵化效果,讓敵人無法反抗,變成一個活靶子。 我們再利用這個優勢時間,花0.5秒精確瞄敵人的頭部,一槍將他當場擊斃。 從發現敵人到完成莫桑比克,整個過程通常會在1.5秒鐘左右,相當于是武術中的一套連招。 整個的設計邏輯為:頭兩槍控制,第三發擊殺,達到‘兩槍打胸一槍頭,閻王來了也搖頭’的效果。” 說到這,成龍停了一小會兒,然后重點提醒道:“在前兩發和第三方之間,必須要有一個短暫停頓,目的是精確瞄準,必須做到第三發爆頭。 絕不能為了圖一個流暢爽快,連續把三槍全都打出去。 因為第3槍你一旦打空了,敵人又從僵化中反應得過來,你能不能打出第4槍,就成了未知數。 室內近距離交火,生死就在0.5秒,絕不能有絲毫馬虎大意。” 詳細的說完了整個莫桑比克射擊,把理論和邏輯全都講了個遍,最后還補了一個重點注意事項。 成龍的理論教學過程,到這一步算是正式結束了。 學員們基本都聽懂了是怎么回事,明白了莫桑比克射擊法的原理,也明白了為什么要用莫桑比克。 接下來就只剩下實操,通過練習把知識轉變為技術。 吳哲帶領的預備隊組,早就已經在成龍講解的過程中,把彈藥給領了回來,靶子也已經放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