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有來自上級簽發的紅頭文件,私有大隊長鐵路親口承諾的全力支持。 外加還是在袁朗的三中隊試點,以袁朗和成龍之間的關系,場地、人員、設備那都是一句話的事。 集合了天時、地利和人和,成龍這開局堪稱小天胡。 機會這么好,自然得抓緊。 從大隊長鐵路的辦公室里出來,袁朗就帶著成龍來到了他的辦公室,商量特戰訓練改革的具體實施。 有足夠的特戰前沿技術培訓方案,僅僅只是培訓改革的開始。 場地、人員、培訓怎么展開。 這三大塊需要提前做好詳細計劃。 由于成龍要教學的大部分課程,都是需要合適的場地作為輔助,隨便找片空地是肯定不行的。 因此成龍和袁朗討論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需的所有場地給定下來。 “我打算規劃出兩個專業訓練場,一個是用于s·t課程的室內殺戮屋,另外一個是基礎團隊協同cqb的室外戰術場,它們將發揮不同的作用。”成龍提要求道。 “同樣都是近距離作戰訓練,為什么要把他們分開?搞成一個訓練場不行嗎?”袁朗不解問道。 “不行!” 成龍搖了搖頭,解釋說道:“殺戮屋主要作用在于鍛煉反應速度,還有學員在cqb中的戰斗智商,屬于是更高階的訓練,隊員完成基礎訓練后才會接觸。 為了達到它該起到的作用,殺戮屋必須是能夠不斷變換的。 在我的設計中,殺戮屋必須是可拼裝的全活動結構,每一扇門,每一堵墻,每一件家具,都必須能夠自由移動隨意拼裝。 相當于是進行戰術模組化,可以隨時取用或舍棄,其中任何一個區域。 做到在訓練的需求時,可以隨時變成酒店結構、住宅區結構、辦公樓風格、醫院或廠房等等,各種各樣型號的殺戮屋。 這樣才能讓隊員無法熟悉場地,沒有辦法就靠任何外部力量,真正的做到超90%的戰場仿真。” 成龍解釋的非常清楚,袁朗一點就通明白了過來。 很贊同的說道:“還是你想的周到,在未來的反恐防暴作戰中,敵人在什么樣的場地是無法預測的。 我們必須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作戰,才能發揮出戰斗力完成任務。 打造一個可拼裝的大型訓練場,的確能有效的進行針對性訓練,大幅度提升隊員的戰場適應能力。”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成龍隨隨便便的幾句話出來,都讓袁朗有種豁然開朗的驚艷,感覺自己又學到了新的知識。 而這就是時代帶來的差距。 活在這個90年代的袁朗,接收到的東西遠比不上穿越客。 說完用于進階版s·t訓練的殺戮屋,成龍接著說道:“室外戰術場是學習cqb的核心場地,隊友們每一天都要訓練的地方,是啟蒙隊員們cqb的初始地。 出于對訓練場的使用壽命考慮,我打算打造成主體是永久性,只有部分區域是可轉結構。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進行微調,改變房間大小,過道走了通道方向之類的。” 最后成龍還重點補充道:“戰術場的主體最好是鋼筋水泥做芯,外面全部包上一層橡膠輪胎。 cqb訓練從開始教學引導,到中間的模擬走位訓練,最終還是要歸于實彈。 且必須用實彈進行訓練,才能讓隊員們感受到近距離作戰的壓迫,到了真正的戰場上,才能做到不緊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