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陛下分封,是為無奈之舉也。既如此,斯不受封地,陛下可多看斯兩眼也。” 嬴成蟜了然,點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原來是這樣。” “長安君先前問我知不知強遷六國余孽后果,臣是知的。但此策實際是陛下所想,陛下定也知此策之弊端也。陛下既知,還要斯說出此策,斯遵從便是。” ….“皇兄每日要批一石奏章,這里面天南海北,大事小情,應有盡有。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皇兄精力有限,沒想到強遷貴族弊端呢?”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李斯神色堅定,話語異常篤定。 “如此明顯之事,陛下怎會不知?” 嬴成蟜盯著只有話語,沒有肢體動作的李斯,覺得剛才李斯要是揮舞著雙手說不可能,場景才圓滿。 看著李斯那張天生刻板的臉,嬴成蟜一時之間竟然判斷不出李斯這句話是發自心聲,還是在他面前演戲。 “你對皇兄如此信任,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罷,皇兄都不在乎,他只要你能認真做事就好。但我在乎,你差點給我惹出大亂子。” 如果今日嬴成蟜沒有上朝,那么這二策實施下去,各地必將會隨著六國余孽的離去而形成一段時間的混亂。 且在禁了銅鐵之后,民力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生產力提升不上去,將讓秦國故步自封。 人類自茹毛飲血進入奴隸社會,再進入封建社會,再進入現代社會,這層層進步最主要的就是生產力的提升。 最能體現生產力的就是糧食。 打個比方,假設秦朝時代糧食產能只能保證兩千萬人吃得飽。 那算上山林野獸,漁業捕撈這種雜七雜八的吃食,秦朝總人口也不可能超過兩千五百萬。 而在收走銅鐵,沒有器具耕作后,糧食產量必然大幅度下降。 人在吃不飽肚子的時候,在生命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不會有頭腦去考慮其他事情。 到時除非嬴成蟜造反推翻秦朝,不然就算他有通天之能,也別想讓社會進步。 “我與你說過,與皇兄交流不要胡思亂想,你腦補越多越適得其反。你對皇兄政策有異議就直接問出來,不要揣測什么帝王心術。李斯,和皇兄說話直白些,不要給我找麻煩知道不。” “……斯知矣。” 嬴成蟜滿意點點頭,忽然想到今日咸陽宮被蓋聶背刺,神色頓時一冷。 “當然,也要注意分寸,不要太直接。和皇兄同行時落后個一步半步的,不要僭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