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和你說你就能懂了?你當長安君明日真是為長公子去上朝嘛!” 蒙恬更不解了,大父這么急促,又是因為嬴成蟜? “不然還能是何原因?那廢物還能做什么?” 蒙驁聽到蒙恬對嬴成蟜的稱呼,氣不打一處來。 廢物廢物!你們這幫以為長安君是廢物的鳥人才是廢物! 打了幾天仗,上了幾天朝,被那些鳥人吹捧幾句,被陛下賞賜點東西,就以為自己有本事了? “蠢物!陛下將長公子被發配上郡,還要你隨同,這就是讓你護得周全,是要你輔佐長公子!朝堂那些蠢物以為陛下要提拔王翦,不讓我蒙家在軍隊一家獨大,長公子和我蒙家同失圣恩。狗屁!” “他王翦打仗是厲害!除了秦趙兩位武安君沒人打得過!但他揣八個心眼子!他總怕陛下懷疑他!這點不改,他這輩子也得不到陛下信任!陛下要你跟著長公子去上郡!這是信任你!要鍛煉長公子!這是福啊!這些事,那些蠢物看不出來,長安君怎么會看不出來!” 老將用手指頭一下又一下地狠戳蒙恬額頭,恨鐵不成鋼地道:“你說!你要是長安君!你會為此事上朝嗎?” 不管長安君是難以繼續淡泊之心,還是被他人教唆引誘。 不為親自坐上那天下之主的位子,長安君怎么可能一改十余年作風? 蒙驁一連串連珠炮發問,讓蒙恬有些呆滯,茫然,不知所措。 就連他自己都以為,被發配上郡是失去圣恩。 原來,不是? 這個打了一輩子仗的老將,沒讀過幾本書,嘴里動不動就會蹦出一個不雅的鳥字,但活的卻比誰都通透。 這位老將說著話,一只腿站立,另一只腿抬腳想要把鞋拉上。 沒掌握好平衡,年邁的身軀一搖眼看就要摔倒。 蒙恬眼疾手快,一把扶穩老將,老將借著蒙恬的力量才穿好了兩只鞋。 老將老了,老到僅靠自身實現單腿站立都很是困難。 當年在戰場那個在戰場上拖著一條斷腿,追敵三里地的大將蒙驁,早就不在了。 “這都想不明白,你也配知道長安君的事?扶住我有個鳥用?你要扶住整個蒙家!” 歲月不饒人,英雄遲暮。 當初那個自齊至秦,意氣風發,以一個血肉之軀拼出一個大秦第一軍武世家的蒙驁,真的老了。 “豎子還不讓開!” 被說了一通的蒙恬低下頭,他腳上穿著的,是秦國統一制式的軍靴,他的大父已多年不曾穿過了。 沙沙~ 他腳步移動,有心讓開一條道路,腦袋里卻總覺得這件事哪里有些不對勁。 就算嬴成蟜有世人所不知的才能,但何人能保證其能如大父一般,看透陛下之意呢? 蒙恬相信大父,但他也相信自己。 他在長安君府的所見所聞都在告訴他,嬴成蟜是為了嬴扶蘇才臨時決定上朝的,這本就是他蒙恬引導造成的。 若說嬴成蟜早就有上朝的想法,卻一直沒有借口,所以下圈套要他蒙恬給出來,他是不信的。 他也是臨時起意生出的的想法,哪有人會算的那么準的? 何況就算嬴成蟜再厲害,在蒙恬心中,與始皇帝嬴政也是萬萬不能相比的。 嬴政在位不到十年,便結束了中原幾百年的亂戰,開創亙古未有之中國大一統之局面。 這樣的雄主千年難見,長安君再有才能,一國君主之資也便到頭了,還能有天下之主的資質嗎? 在咸陽對陛下發動兵變,大父這話,未免有些太過荒唐! 想到這,蒙恬的腳步就不再移動,仍是攔著大父蒙驁。 “大父勿急,城防軍受毅弟管控,禁衛軍受章邯節制,咸陽只有這兩支軍隊,長安君沒有能調動的軍隊。” 蒙恬這話自認為說的合情合理。 兵變要有兵,咸陽一共就兩支軍隊。 一支在自家蒙毅手里。 一支在嬴政心腹章邯手里。 哪個都不會隨嬴成蟜起事。 蒙驁手哆嗦了一下,被氣的。 他說了這么多,他這孫兒還是這么想當然,根本就沒有聽明白! 不能拿著那些表面上的事物來衡量判斷,這怎么就聽不懂呢? 咸陽僅有城防軍和禁衛軍?錯!咸陽明面上只有城防軍和禁衛軍! 蒙恬眉眼低垂瞥了眼蒙驁的手。 這老爺子,怎么又生氣了?我說的不對嗎? “嬴成蟜哪有你老這般機敏,能猜中陛下心思,大父太高看他了,他連孫兒都不如。孫兒向其講述儒家與長公子之事,略施手段,他便如孫兒所想,上朝與陛下說個清楚明白。得大父解惑,陛下既是別有用意,孫兒這就去讓他明日不要上朝便是。” 蒙恬的話語中有一些得意,轉身就要去武安君府。 他沒注意到,他的大父蒙驁現在不僅手抖,而是全身抖。 豎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