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言者下巴留有一撮胡須,面容瘦削,乃秦國上卿,名家姚賈。 數年前,楚、燕、趙、韓等國想聯合起來對付秦國,嬴政召眾臣商議,姚賈自愿出使四國。 最終,姚賈幸不辱命。 以一副伶牙俐齒和金錢珍寶,便制止了四國合縱,為秦國消弭一場未形成的大難,得嬴政拜為上卿。 憑此,可見姚賈口舌之能。 且李斯曾與姚賈共同出使韓國,兩人一同接回韓非,其近距離領教過姚賈之力,怎能不大為忌憚。 “姚兄亦要言說?”李斯道。 若有可能,他真不愿和姚賈對上。 一是二人私交還算可以。 二是畏懼姚賈。 哪怕有了嬴成蟜給他完善的郡縣制,李斯也不認為自己必勝。 諸子百家各有所長,而名家所長,便是辯論! 著名的白馬非馬論就是名家的提出來的。 “天下大制,廷尉議得,賈議不得?” 立場不同,涉及子孫萬世,姚賈毫無退意。 李斯深吸一口氣,道:“上卿請言。” “賈有一問,此馳道何日可修成?” 李斯面色一變。 他萬沒想到姚賈其機敏如斯恐怖,瞬間便洞察了他這方案的唯一缺點。 他只能黑著臉,硬著頭皮道:“短則五年,長則十年。” “賈就當廷尉有神人相助,五年能成路罷。敢問廷尉,這五年生亂,何解?” 姚賈語速不緊不慢,卻步步緊逼,根本沒有想要李斯回答的意思。 他如此作為,不是要與李斯爭一個馳道問題,而是要爭分封。 “方今諸侯初破,天下初定,復辟暗流,依舊涌動。大勢論之,趙魏韓之地一旦有事,尚可就近靖亂。然則,燕齊楚三地卻偏遠難治,若有不測之亂,咸陽鞭長莫及。” “此際之險,與周滅商之初相類也。大秦欲安天下,當暫效法分封之治,分封皇帝諸子為封國諸侯,鎮守偏遠邊陲,以安定天下,此一時之謀也。” 姚賈以退為進,不說完全行分封制了,而是要暫行分封。 但地都分出去了,再想要回來,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彩!” 群臣喝彩。 姚賈一出,大長了群臣心中底氣。論嘴皮子,諸子百家沒有幾家能與名家對噴。 李斯心重重一沉。 其實姚賈這番說辭難不倒他,他駁得回去。 但這次可以,那下次呢? 這可是名家姚賈! 多想無用,今日誰攔在斯面前,誰不讓斯當丞相,都不行! 他眼中厲色一閃,剛欲開口。 一個傲氣十足的聲音搶在他話頭之前。 “足下好威風!” 又一個身穿上卿服飾的秦臣走出,身高七尺,眼高于頂,面對姚賈。 看那樣子,竟似要和名家姚賈放對。 李斯福至心靈,扭首一看嬴成蟜。 看到嬴成蟜對他眨了眨眼,心中大定。 今日朝堂上有長安君在,斯高枕無憂。 …… 數息前,姚賈剛出聲之際,嬴成蟜就扯著身邊一位秦臣的官服悄聲道:“還人情!” 那秦臣坐下比嬴成蟜矮半頭,聞言也悄聲道:“怎么還?” 嬴成蟜緊盯著慢條斯理的姚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