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時心灰意冷萬念俱灰的他,都沒舍得打嬴成蟜,這時又怎會下得了手。 秦莊襄王嬴子楚麾下文有呂不韋,武有蒙武,二者寵愛成蟜公子秦國朝堂上下,人盡皆知。 兩人為了嬴成蟜,和秦莊襄王嬴子楚翻臉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但防人之心不可無,趙姬害你之心不死。若要魯兄隨我去往韓地,除非你能斬趙姬之頭。” 嘴上說著要殺秦國太后趙姬,呂不韋聲音中卻沒有多少感情波動,這事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干了。 就算沒有蘄年宮兵變,他對趙姬也沒有好感。 當初他帶秦莊襄王逃離趙國,對外說是時間緊迫來不及帶上趙姬母子,實際上并非如此。 趙姬家族是趙國貴族,在趙國權勢地位很高。 當年情形是,趙王想殺當時仍名為嬴異人的秦莊襄王,嬴異人逃跑歸秦,獨留趙姬,嬴政孤兒寡母。 這種情形下,趙姬家族能在趙王怒火下保住趙姬母子,趙姬家族在趙國權勢地位可見一斑。 以趙姬家族在秦國權勢,完全可以以一種更為安全的方式送嬴異人,趙姬,嬴政三人出邯鄲歸秦國。 而不至于要呂不韋賄賂邯鄲城門值守趙兵,一路顛簸流離逃回秦國。 呂不韋之所以當年不帶趙姬母子回國,是因為他早便知道趙姬有多強勢。 趙姬和嬴異人結為夫妻,是呂不韋牽線搭橋。 因為在趙國,一個強勢的大家之女對嬴異人好處比壞處多,能在秦趙血仇的情況下保住嬴異人性命。 但在秦國,這樣一個強勢的趙國貴族大家之女對嬴異人的壞處就比好處多了,外戚力量太強就容易染指主君權柄。 這件事,呂不韋再清楚不過了。 他給嬴異人,要其改名為嬴子楚,就是為了討出身于楚國大貴族的華陽太后歡心,從而從眾多公子中脫穎而出。 華陽太后能在秦國有如此大影響力,一是因為出身楚國大貴族,二是自身強勢。 雖然當初嬴異人距離秦國王位還有十萬八千里之遙。但呂不韋那時便未雨綢繆,考慮嬴異人為王之后的事了。 呂不韋能成為秦國相邦,偶然因素肯定是有,但更多的是必然。 他本身就是一位人杰,他的眼光世所罕見。 這得力于其常年經商,需要在一堆無甚區別的器具中辯出優劣真假。 呂不韋這輩子幾乎沒有看錯過人,單論趙姬,這位秦國太后趙姬有多強勢呢? 嬴政在歸秦之前一直是活在邯鄲,完全是趙姬教導,千古一帝的基礎是趙姬所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始皇帝有多么強勢,趙姬就有多么強勢,就算不如亦不遠矣。 若說這不算實例,那便看真實歷史。 秦莊襄王薨后,趙姬執掌權柄一直到嬴政成年才不得已還政,可見其為人性格。 呂不韋對趙姬很慎重。 趙姬不死,他心難安。 “趙香爐再怎么說也是我阿父妻子,皇兄生母,我殺她不合適不合適。” “婦人之仁,其派人殺你,可曾有一絲猶豫?” “所以皇兄一直站在我這邊啊,披甲門,秦弩,咸陽宮后宮任由我帶劍入內……” “秦王之位本就是你讓予他,他這番應對不應該乎?” “唉,總之,我下不了殺手。呂叔你放心,當年我武功還不如你,身邊只有青梅,丁香,趙香爐都不能奈我何。如今我身邊披甲門環繞,幾十架琴弩維持,趙香爐又能奈我何?她被囚雍地十年,我就不信她能招攬到蓋聶,魯公這般武功絕頂高手。” 呂不韋聞言,思索片刻,輕輕點頭,算是認同嬴成蟜的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