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始皇帝趴在桌案上,看著鋪在桌案上李斯寫滿的三卷竹簡,大喜過望。 “彩!這才是真正的郡縣制!這才是朕心中所想的大秦之制!” 始皇帝沒有掩飾其內心想法,喜色溢于言表,手舞之,足蹈之??雌浔憩F,竟是不知道該怎么歡喜才好。 “李先生之大才,縱是管仲,范蠡復生,亦是不如先生遠甚。李先生入大秦,是朕之幸,是大秦之幸。蓋聶,擬旨李斯爵升三級,授封相邦之職。賞駿馬一匹,金五千,璧一雙!” 始皇帝一番話說的又快又急,讓李斯都沒有插話的余地。 李斯又不敢強硬打斷始皇帝說話,于是就只能一邊聽著,一邊面上為冒領嬴成蟜成果羞慚,心中為不能爵升三級授封相邦而滴血。 直到蓋聶要去磨墨擬旨,李斯才有機會說話,趕緊言說道:“陛下,此乃長安君之功也,臣竊不敢奪之。” 緊緊握住李斯雙手,不斷搖晃以示對李斯看重的始皇帝搖晃動作一停。 “成蟜?” “正是長安君。” “你寫的這些,都是他告訴你的?” “九成九都是長安君所言,臣在這其中,最多起了個總綱的作用?!? 這豎子怎么什么都懂?明明是朕引導的李斯想出郡縣制,怎么一看這竹簡,倒像是這豎子想出來的。如此全面細致入微的郡縣制,這豎子就好像看過實行千余年,完善到極致的郡縣制一般。 始皇帝冷哼一聲,道:“那豎子還說什么了?” 李斯躬身下拜,心悅誠服地道:“陛下圣明,長安君確有未完之語。長安君說:‘要竟朝堂未完之事,可以法家之名,行偷天換日之舉。’長安君真乃天才,吾未嘗見過類長安君者,吾未嘗知史上有類長安君者,吾亦未嘗聽傳言有類長安君者?!? 我現實中沒見過如長安君這樣天才的人,我知道的歷史上沒有如長安君這樣天才的人,我聽到的傳言里也沒有如長安君這樣天才的人。 李斯這三句話,將嬴成蟜拔升到的高度,簡直是高到天際。 蓋聶面無表情地看著面部刻板的李斯,對這個和他一樣面癱的廷尉打上一個“舔狗”的標簽。 趙高默默得把李斯這幾句話記在心里,打算加工潤色一下,以后找機會說給始皇帝聽。 始皇帝對于李斯奉承嬴成蟜的話,沒做什么表現。他表現出對李斯剛才為嬴成蟜代言的話很感興趣。 拉著李斯坐在了桌案兩旁,始皇帝沖蓋聶和趙高揮了揮手要他們別在這里礙事。 趕走兩人后,始皇帝正襟危坐,道:“何為以法家之名,行偷天換日之舉?” 李斯不敢賣關子——何況這關子本來也不是他的,他就是一個傳聲筒。 “郡縣制之全貌,陛下已盡觀矣。再開朝會,吾與朝上法家門生合力,定能憑長安君所完善的郡縣制駁倒分封制。陛下于此時實行郡縣,便是分封制不如郡縣制所做出的舉措??たh制的實行需要諸多官員,臣再于此時提出規范地方秦官的考核標準——即以法令條紋為第一考核標準。到得此步,群臣便只會認為斯是為法家千年發展而進言郡縣制,而不會認為斯與陛下有關。” 始皇帝從李斯開始說話,便從頭聽到尾,中間一句話都沒有打斷李斯。 聽完后,始皇帝便正坐在那里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沒有得到始皇帝大肆稱贊的話語,李斯覺得有些意外,有些難以理解。 他剛才吹噓嬴成蟜的話,自然有許多夸大的成分存在,但李斯其實真心覺得嬴成蟜的這個建議確實不錯。 首先在始皇帝沒下場的情況下,法家門生群策群力,以郡縣制駁倒分封制,那這就會造成一個既定事實——分封制不如郡縣制。 那么李斯是始皇帝小號這件事,就會受到一個比較大的沖擊——一個人能想出這么完善的郡縣制?這明顯是所有法家門生一起群策群力出的結果。 然后李斯再要求:所有地方秦官第一項考核標準,是法令條文。 這相當于把法家學說當秦國教材了,很明顯是為了法家千年發展大計。 學說發展利益高于封地封國,這個觀點如今大部分人都接受得了,儒家一直上躥下跳得不就為了這個? 以法家發展為擋箭牌,將始皇帝擋在后面,這就是嬴成蟜給出的補救方法。 這個補救辦法不能說有多么完美,但絕對是切實可行的。 “成蟜還說了什么?!? 始皇帝回神,打破了這片刻的寂靜。 “以成蟜的性格,但凡他本人不在場,就意味著他對自己計劃有充分信心。這種情況下,他以防朕不同意,通常都不會只做一種計劃?!? “一國兩制?!? 李斯沒有絲毫遲滯地道,就像是他一直在等嬴政問話一樣。 入夜。 長安君府。 一片空曠的空地上,熊熊燃燒的篝火驅散了黑夜的寒氣,陰暗。 “一國兩制。” 嬴成蟜一邊手里拿著一大把木簽子串成的羊肉串,在他自制的燒烤架上來回翻動不休,一邊說道。 燒烤架中的碳火靜靜燃燒,時不時有一滴羊油滴落,發出嗶啵聲響,飄出誘人的香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