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斯的觀點是:韓國實力弱小,國也不大,卻連接其余諸國。只要打下韓國,秦國就相當于在中原打下了一根楔子。可以以韓國之地為跳板,進攻其余諸國,最好不過。 韓非的觀點是:一統(tǒng)天下要師出有名,打韓國,名不正言不順。韓國現(xiàn)在奉秦國為宗主國,打不打下來,韓國都在秦國掌控中。而且先前都說不打韓國了,無緣無故攻打韓國,那是背信棄義。 就算打下來了,其余各國看到秦國如此殘暴,肯定會聯(lián)合起來抵制,不利于秦國一統(tǒng)天下。不如先打趙國,秦趙世仇,打趙國別的國家也不好說什么。韓國就留在最后,等秦國把其他五國滅了,韓國自然也是秦國的。 始皇帝猶豫不定。 一邊是寫出《韓非子》的大才韓非,另一邊則是為自己多次排憂解難的李斯。 始皇帝不知該聽誰的好,揮退二人,決定暫時擱置明日再說。 結(jié)果當天晚上,李斯就夜入咸陽宮,見到始皇帝之后就說了一句話。 “韓非是韓國公子,他的立場當然是保全韓國,陛下你連這都看不清嗎?” 始皇帝恍然大悟,一氣之下,將韓非下了咸陽獄,決定先打韓國。 第二日氣消了,嬴政親自去咸陽獄,想要把韓非放出來,卻發(fā)現(xiàn)韓非死了。 之后便有一個傳聞傳了出來,李斯嫉妒韓非才能,怕地位不保,連夜下毒毒死了韓非。 “師兄,自從韓非師兄死后,你我不相往來已有八九載了吧?” 張蒼那張胖臉抽搐著,他的心和他的臉一樣,也在抽搐。 “今日,我再問一遍當年問題,韓非師兄,是不是你殺的?” 李斯沉默片刻。 “我若說是,按秦律,要受腰斬之刑?!? 張蒼哆嗦了一下,身體向后挪了挪,他有些認不得這位師兄了。 李斯這句話,就等于承認了是他殺死了韓非。 說是,違反秦律,要受腰斬,所以不能說。 但要是不是你殺的,你直接說個不是就好,何必說這些呢? 李斯沉默著。 他已做好了張蒼拂袖而去的準備。 當年在稷下學宮,三人中只有韓非富有,時常接濟二人。 張蒼最是好玩,好吃,好喝酒,花了韓非不知多少錢財。 張蒼時常與李斯說:“如果沒有韓非師兄,我早就離開稷下學宮了。” 李斯知道張蒼對韓非的情感。 當年韓非死后,張蒼再沒有與他有過交集,這次登門拜訪,是師兄弟這么多年第一次見面。 咕嚕?!? “你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