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鋦瓷-《穿成謙妃后我在清宮修文物》
第(1/3)頁
雍正七年,秋。
紫禁城低矮的宮人房舍之中坐著一個容顏清麗的姑娘,正拿著一只斗彩纏枝花卉紋碗思索著什么。
這只碗胎釉精細(xì),造型玲瓏,風(fēng)格輕盈秀雅,碗底六字雙行外圍雙圈,內(nèi)容為:“大清雍正年制”。
是簇新的,沒有一點(diǎn)歲月的痕跡。
在她沉思之間,門外忽而又闖進(jìn)來一個年輕姑娘,大聲嚷著:“婉襄姐姐,你怎么在這里干坐著,萬歲爺就要來了,你難道不害怕嗎?”
“哐啷。”
柳婉襄思索地太過出神,一時間被這闖進(jìn)來的姑娘嚇了一跳,拿著那只碗的手抖了抖,好好的一個瓷碗就這樣落在青磚地上碎成了兩半。
那姑娘本就有些一驚一乍的,眼見瓷碗碎裂,越加慌亂起來,“哎呀,婉襄姐姐……我……我不是故意的。”
她想要彎下腰去將那瓷碗撿起來,卻很快被婉襄伸手?jǐn)r住。
婉襄自己小心翼翼地將那兩半碎片撿了起來,溫言同那姑娘道:“桃葉,姐姐跟你說過好幾次了,做事情要耐心些,不要這么毛躁。”
桃葉見婉襄認(rèn)真端詳了那碎片片刻,面上漸有震驚之色,心中越加害怕,“婉襄姐姐……這不會是什么不好的征兆吧?”
剛剛親手砸掉了一只雍正時期的斗彩花紋碗,婉襄雖有些心疼,也隨口安慰她:“別多想,只是摔了一只碗而已,并不代表什么。”
婉襄震驚的只是這瓷碗的裂口。
她不會記錯的,它碎裂的痕跡和現(xiàn)代她所看見的,嘗試修復(fù)的那只碗是一模一樣的。
“歷史之所以是歷史,就是因?yàn)樗呀?jīng)發(fā)生了,且不能被改變。”
這是22世紀(jì)文物鑒定與修復(fù)科研組的組長尹楨送婉襄回到雍正王朝時,意味深長地對她說的最后一句話。
她來到這里已經(jīng)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但她從沒有一刻像此刻一樣具象地體會到尹楨這句話的含義。
“婉襄姐姐……姐姐?”
名叫桃葉的宮女又輕輕推了推婉襄,她才從自己的迷思之中走出來,對著她笑了笑,“萬歲爺來了便來了,自有熹妃娘娘頂著,你怕什么?”
婉襄一面說,一面手上不停,磕破了一個原本為另一只碎裂的茶杯而準(zhǔn)備的生雞蛋,用小刷子沾著蛋清在花卉紋碗裂縫的邊緣仔細(xì)地涂抹起來。
婉襄是22世紀(jì)的一名文物修復(fù)師,修復(fù)過的瓷器沒有上千也有數(shù)百,做這些事已經(jīng)形成了肌肉記憶,不需要任何思考。
刷完之后,她將兩半碎片嚴(yán)絲合縫地拼接在了一起,而后迅速地拿出一條細(xì)麻繩,在花卉紋碗可以受力的兩側(cè)將它纏繞了起來。
僅僅只是纏繞還不夠,婉襄四下看了看,伸手拔下了桃葉頭上的一支素銀簪子,“借姐姐用一用。”
她將那簪子插進(jìn)了麻繩里,一圈一圈地仔細(xì)纏繞,直至完全繃緊。
一旁的桃葉又抱怨起來,“姐姐,不過是個普通的碗罷了,費(fèi)心力修復(fù)它做什么?要是萬歲爺不滿意你修補(bǔ)的那只青花小馬,熹妃娘娘可不會替你我頂著的!”
桃葉并不是活在幾百年后的人,并沒有對著這樣一只碎裂的碗扼腕嘆息過,當(dāng)然是不會明白這樣的一件器物對于她而言的意義的。
婉襄自她從現(xiàn)代帶來的工具包里找出了銅絲和鐵砧子,將銅絲按在鐵砧子上面放平了,又拿出小鐵錘,一下一下,用力與間隔都均勻地敲打著銅絲。
她在制做鋦釘,需要在銅絲上敲出一模一樣的菱形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河县|
水城县|
凤凰县|
道孚县|
唐河县|
龙江县|
白朗县|
祁门县|
介休市|
惠州市|
深州市|
新竹市|
青州市|
泽普县|
固安县|
霍林郭勒市|
安达市|
铁力市|
雷山县|
秦皇岛市|
德州市|
囊谦县|
石林|
临猗县|
南召县|
邓州市|
柘荣县|
信丰县|
饶河县|
汾阳市|
乐都县|
弥渡县|
三明市|
手游|
额敏县|
江孜县|
洛阳市|
桐庐县|
酉阳|
云南省|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