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吃飽喝足,再參觀完新房子,眾人心滿意足的走了,桌上的菜太好吃了,連油渣炒青菜都因為油水多被吃光了。 客人走了,廚房里只留下過來幫忙的婦人。 眾婦人麻利的將席面的菜盆、桌子、凳子洗涮干凈,就等晾干水明日送回族里了。 洗涮完畢,王氏將辦席面多準備的炸五花肉、炸丸子、小雜魚、豆腐等拿出一些與大家分了,算是感謝大家的幫忙。這也是平山村的習俗了。 拿到東西的婦人無一不喜:李賢東家的席面多是炸過,連豆腐都比平常多了油水,這年頭,誰人不喜歡油水呢。 送走所有人,關上大門,這宅院就只剩下李賢東一家人了。 再累,李小寒也撐著把自己房間的地面掃干凈了,把炕上的稻草換過,然后用艾草熏過,方倒頭再睡。 次日一早,李賢東一家全都起晚了。日上三竿才起來。 昨日還有剩菜,三人蒸醬肉、炒點菘菜、酸菜小魚鍋邊燜一圈烙餅,也算豐盛的一餐。 飯后,李賢東帶上草帽,準備去田里瞧瞧。這段時間里,都忙著建房,田地都忽略了。眼看快要到冬小麥播種的時刻,李賢東得抓緊時間把地給整好,不能耽誤立冬前小麥的播種。 王氏把廚房里自家的鍋碗瓢盆規整好,油鹽醬醋整整齊齊的擺在爐頭。 王氏喜歡這樣的活,這是她成親前曾幻想過的日子。后來她以為再也不會有了,現在又有了。 李小寒則拿起掃帚把院里細細的掃一遍。 掃完地,李小寒叉腰看著柴房里那一堆還沒有來得及處理的假蠶樹,心內點頭。 很好,房子建好了,人閑下來了,有些東西,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待到李賢東從田間回來,李小寒和王氏已收拾好家里,也換上了進城的衣服——新居入伙,家里只剩下自己人,王氏可以不懼其他人的眼光,安心問醫吃藥了。 “小寒,你在干啥呢?怎么把那假蠶樹往背簍里裝?” “娘,我想著,這假蠶樹這么香,又帶著這么特別的蠶絲,你說,能不能也賣錢呢?”李小寒直起腰,麻利的將背簍背上。 “這怎么可能……”王氏話語一頓,女兒可是受過親婆婆點悟的,莫非這也是親婆婆在提醒他們? “娘,為什么不可能,那假人參沒有人知道是三七之前,大家不也說不值錢。”李小寒正色說到,“反正咱們要進城,就帶過去,費點腳力的功夫。不行也沒啥。” “行,一起帶上,反正也不費功夫。” 李賢東很快下了決定,經過入伙酒這一輪,李賢東可是看到了有錢的好處。 看,他好肉好菜的招待,哪個族人不說自己的好。 李賢東,開始渴望賺錢了。 進城的路不算遠,不過今日他們來得晚了點,到城里,城門已經開了。到了仁和堂門口,李賢東和王氏還探頭看一看,瞧著沒有村里人才進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