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多謝嫂嫂提點, 我記住了。”顧池是這么說的,可到底聽沒聽進去,她也不知道,她也不敢問。 剛剛的多嘴已經用光了李暮這個月的勇氣, 她騎著馬瘋跑幾圈, 任冷風往臉上胡亂拍打, 花了好長時間才冷靜下來, 不去后悔自己對顧池的勸告。 很快顧池說的東西被送來王府, 用好幾個木盒子裝著, 李暮沒有打開來看,而是讓趙嬤嬤替她準備了過冬的棉衣被褥炭火等, 第二天全部帶上, 還帶上了林卻給的人, 坐馬車去了明月庵。 明月庵的位置很偏,中途還真路過了她在京城輿圖上見過的實豐苑。 林卻曾同李暮說過,實豐苑是大理寺卿名下的莊子, 就是鴿舍消息里家有不孝子因為捉匪牌打死了人的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的母親是沁陽郡主, 幼時也算經常出入宮廷,家境頗為殷實,在京城里有這么一座果園莊子也不算奇怪。 花了些時間, 李暮來到明月庵, 和庵中師太的一應交涉談話都由趙嬤嬤替她完成, 她就做了兩件事:見李枳, 和把帶來的物件都給她。 至于哪些是她準備的,哪些是顧池準備的,李暮怕讓一旁幫著收拾東西的纖云等人聽見, 就沒說。 明月庵的日子清苦,書中李枳因為闔家有罪,庵里旁的尼姑不太敢和她來往,師太便給她安排一個人住,住處不算好,漏雨的屋頂還是后來顧池默默替她修的。 如今因為李家還在,給庵里送了錢,加上李枳還未削發,故能一人單住一間屋子。 屋子專門修繕過,但也還是沒法和自己家比,桌椅床架衣柜都很老舊,特別是那床架,用力晃一下就吱呀作響,纖云收拾時不小心撞到,聽動靜嚇一跳,還以為自己把床架撞散了。 李枳對此適應良好,還安慰了纖云一句,說這床架子就是這樣,聽著嚇人,實際很結實,讓她別怕。 說完又勸李暮以后不要來看她,路遠地偏的,又是來看她這個不成器的姐姐,沒得帶累了名聲。 李暮沒說話,也沒答應。 隨后李枳又問李暮最近過得怎么樣,李暮這才開口,說:“好。” 李枳安心地笑了:“好就好。” “你們都好好的,姐姐就放心了。” 李枳不讓李暮在她這里久留,還特地送了送她。 李暮也明白李枳的顧慮,上馬車時回了下頭,就看見李枳穿著僧袍向她雙手合十,滿頭還未削去的青絲藏于僧帽之下,只等兩年后便可盡數削去,正式受戒出家。 李暮離開后,李枳發現了那幾個木盒子,打開一看便知道是誰送的,頓時收了笑容,面上浮現薄怒,惱那人怎么可以讓她妹妹來送東西。 要是哪天……要是哪天被人撞破,影響了小五可怎么辦? 李暮沒想到她幫顧池來送東西的舉動反而加重了李枳對顧池的怒火,回到家,林卻同她揭秘了顧池最開始惹怒李枳的原因。 原來顧池南下辦事,順便帶了許多南邊的草藥回來給李枳,李暮幫忙送去明月庵的那幾個木盒子里就裝著這些草藥,這本來也沒什么,偏偏顧池想要早點見到李枳,回來路上太趕,出了點意外,左邊身子留了大半的擦傷,還被李枳給發現了。 李枳氣顧池不愛惜自己,給人換完藥就把人趕走,連東西都不肯收。 “活該。“林卻毫不留情地評價。 仿佛當年那個同樣不愛惜身體,去趟廚房都要順一瓶炒菜去腥用的黃酒的人不是他一樣。 李暮用手戳戳他的臉,直言你們兄弟二人半斤八兩,誰也別說誰。 …… 消寒圖上的花瓣一點點被涂紅,怎么看怎么讓人心里喜歡,而且看得多了,李暮也自信起來,覺得自己畫的消寒圖還是不錯的,多可愛! 李暮就這樣心情不錯地迎來了臘月,林卻的生辰就在臘月,林卻生辰那日,她拿出了親手給林卻做的鉤針荷花,兩朵綻放,一朵花苞,一朵微綻,還有兩片帶梗的荷葉,饒是見多識廣的林卻看了,也不由得贊嘆一句巧奪天工。 林卻叫人到庫房拿了一只琉璃花瓶來插花,還擺在了屋中最顯眼的位置。 “說起來……”林卻想到什么:“我送你的第一份禮物……生辰賀禮,也是荷花。” 林卻說到一半改了口,因為他給她的第一份禮物是一筐土豆來著,第一份生辰賀禮才是荷花,還是并蒂蓮。 那時他們還沒成婚。 李暮點頭,所以她才想到給林卻送鉤針荷花,而且林卻的生日在冬天,冬天的荷花,一聽就很特別。 林卻看出李暮的得意,心里像有羽毛輕輕掃過一般難耐,湊過去和李暮交換了個綿長的吻。 這個冬天,有了無渡的允許,林卻總算能好好挑個下過雪的時候,拉著李暮陪他去湖心亭賞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