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內容涉及到領導干部的直系親屬,參與金融領域活動。 文章嚴肅的闡述了弊端,由此聯系到另一種無形腐敗的問題。 分析的很深刻、很到位,一看就是專業人士。 看完之后,厲元朗著重注意到作者的名字。 張偉? 不會這么巧,難道是自己在甘平縣海浪村認識的那個記者張偉? 好在手機里一直存有張偉的號碼。 想到多年沒聯系,厲元朗一時猶豫起來。 咬了咬牙,他還是撥通了對方手機號。 意外的是,張偉竟然還記得他,“厲書記,許久未見,知道您已經就任藍橋市委書記了,祝賀。” “張記者,貿然給你打電話,沒有影響到你吧。” “無妨,再忙,您的電話我要接聽的。” 寒暄幾句,厲元朗索性單刀直入,聊起他打電話的目的。 “厲書記,實在不好意思,我手里還有事情。如果您方便的話,有機會我們在京城見一面,好好敘一敘舊。” 厲元朗聽出來張偉的弦外之音,痛快應允。 看來,去京城勢在必行了。 哪怕見不到廉明宇,見張偉一面非常有必要。 另外,厲元朗也聯系到了沈放。 倒不是要見他,而是作為老朋友,不能用人的時候有聯系,平時連個電話都沒有。用人朝前,不用人靠后,這樣做實在過分。 聊了幾句,厲元朗得知,沈放目前已經升任第十二局副局長。 厲元朗對于國安部門的一些機構多少知道一些。 除了辦公室等部門,下設十七個局。 每一局都有專門的職責。 就說十二局,又名社會調查局,主管民意調查以及一般性社會調查。 如此說來,張偉這篇署名文章的深意,沈放應該了解一二。 于是乎,厲元朗笑呵呵說:“今后我不能叫你沈處了,應該稱你為沈大局長。” 沈放一如既往的直言不諱,“元朗,你還有心思跟我開玩笑,實不相瞞,你有麻煩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