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這時候,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快速崛起,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 而北方未能抓住這輪發展機遇,長期依靠吃老本,轉型升級進展緩慢。 而小環境是,北方氣候四季分明。但在凍土期,有得長達半年左右,地理位置又缺少出海口,物流運輸不如南方發達。 地方窮,待遇低,不少人背井離鄉遠赴南方打工。 很多學子學成之后,也都選擇留在當地或者去別的地方發展,很少回到家鄉工作生活。 因此,每年流失人口極為嚴重。 而且這種現象仍然在持續,若干年后,北方只會人越來越少,但是土地卻有很多。 上面政策經過多年調整,北方工業難以振興,唯一讓人看到的希望,就是北方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已經成為國家名副其實的大糧倉。 厲元朗就是看到這一點,才決定在藍橋市大力發展農業,從而讓藍橋市盡早摘掉北江省貧窮落后的帽子。 “唐江書記,在余葛縣試驗,頭炮能不能震天響,我就看你們的行動了。” “厲書記,感謝你對余葛縣的信任,說漂亮的話,不如做扎扎實實的埋頭去做,我愿做排頭兵。” “好,我等著你的好消息。”緊緊握住唐江的手,通過手的溫度,傳遞著信任和厚望。 在和劉寧談話中, 談話中,厲元朗強調,“達丁縣目前情況比較復雜。市紀委已經針對八十八名在張民清一案中的干部,采取分門別類的處理。” “這里面還包括十幾名商人。他們在張民清任內,或多或少都對張民清行過賄。” “其實我挺理解他們。張民清霸道,要錢不給就采用各種手段刁難,他們屬于被逼無奈。” “對于這部分人,市紀委將視情節給予從輕處罰。” “你上任以后,要按照市委要求,對八十八名干部嚴格甄別和篩選,不放過壞人也不冤枉好人,認真執行市委決定。” “但是,這里面就存在一個‘度’的問題。太輕,起不到震懾效果。太重,容易引起恐慌。” “劉寧同志,所以這個度需要你拿捏好。我只給你提一條要求,穩定最重要。” 厲元朗沒有說太多,劉寧在上城區做了兩年區長。雖然不滿四十歲,但主政一縣,應該得心應手。 劉寧十分感激厲元朗。 他做夢都不會想到,和這位厲書記僅有的一次正面接觸,就得到厲書記的認可,極力推薦他擔任達丁縣委書記。 自己能不能干好,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還是為厲書記臉上爭光,為厲書記識人之術正名的機會。 所以,劉寧十分肯定的點了點頭,“書記,我記住了。” 別看僅有幾個字,樸實中透著堅定。 之后,厲元朗和市委組織部長洪光舉,一起送唐江上任。 唐江已經是藍橋市委常委,按照規矩,厲元朗作為市委書記,出席唐江上任,是表明市委態度,是對唐江工作的最大支持。 當天下午,在全縣干部大會上,洪光舉宣布完省委任命后,厲元朗做了即興發言。 主要是市委對余葛縣的總體要求,尤其強調在農業發展上的嘗試,勉勵余葛縣委、縣政府要在農業方面有所作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