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此時的厲元朗,已經坐在韓茵的家里,陪著女兒韓媛媛痛痛快快玩了三天。 其實也不完全陪著媛媛,期間他還去了鄭海欣在鏡云市的新家,同樣也是一棟別墅,和兒子谷清晰,不,這會兒孩子已經改名,隨了鄭海欣的姓,叫鄭立。 有意思的是,鄭海欣的新家距離韓茵家不遠,在同一片別墅群,步行需要二十分鐘,開車不到五分鐘。 在厲元朗來之前,兩人經常走動。不為別的,就是要讓韓媛媛和鄭立這對姐弟,從小相處,建立良好的關系。 很奇怪,韓媛媛之前對別的小朋友十分排斥,主要有韓茵溺愛的因素,養成“獨”的習慣。 但是見到咿咿呀呀的鄭立,她卻非常喜歡。 韓茵和鄭海欣總結出來,這就是血緣關系。 出自一個父親的基因,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感受到。 厲元朗是接到榮山省委組織部的電話,讓他在半個月內前去報到。 之所以給厲元朗這么大的寬限時間,主要考慮東河省距離榮山省路途遙遠,也給厲元朗充分處理私事的空間。 想來去烏瑪縣也有好幾個月,厲元朗從沒休息過,算是給他放了假。 在鏡云市,厲元朗體會到了天倫之樂。 坐在桌子上,左邊是韓茵和女兒媛媛,右邊是鄭海欣抱著兒子鄭立。 今天在韓茵家,明天又在鄭海欣那里,享受著兒女雙全的美事。 當然了,只是跟兒女,至于韓茵鄭海欣,她們此時都有一個共同愿景,希望厲元朗找到真正為他好的另一半。 厲元朗做到拜州市政法委書記位置了,他的妻子是不能從商的。 這一點,同樣印證在鄭海欣身上。 她們都有很好的事業,為了孩子未來,絕不會輕易舍棄。 其實,在厲元朗心里,他不會和韓茵復婚,倒是希望迎娶鄭海欣。 鄭海欣私下里告訴他:“我和韓茵姐相處融洽。我們兩個人中任何一個嫁給你,就會打破這種平衡關系,這對誰都不好,尤其是孩子。” “元朗,你才三十七歲就已經擔任要職,你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為了你好,我和韓姐商量了,誰都不會和你結婚,只專心撫養孩子。你越是步步高升,韓姐我倆,還有孩子們同樣也會越來越好。” 厲元朗明白了,強扭的瓜不甜,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本打算還要在鏡云市多住幾天,忽然接到白晴的電話,厲元朗只好提前動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