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厲元朗卻開起玩笑,“最好不要淚汪汪,冬天冷,容易把眼淚凍住。” 柳思思發覺自己正緊緊抓著厲元朗,趕忙松開,并問:“我一直好奇,你們當領導的過日子,和我們老百姓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沒煩惱,整天除了樂就是樂。” 這句話,問得厲元朗頓有感悟。 “我們也是人,是人每天就離不開衣食住行,離不開柴米油鹽。我回家也要做飯做家務,和妻子聊天伺候孩子。” 厲元朗深有感觸道:“柳記者,你這話讓我聽起來不好受,說明我們干群之間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距離和隔閡。” “以前多好,干群之間往來頻繁,當時經常講要依靠群眾,實際上也是這么做的。可現在呢,生活好了,反而這種關系被無限拉大了。” “群眾對干部陌生,這不是好現象。我們常說,干部是魚,群眾是水,魚兒離不開水的滋養,水更是魚兒的根基。” “我們現在有許多干部高高在上,把自己鎖在辦公室里,不了解百姓的疾苦,不傾聽百姓的聲音,充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自己事。” “這種現象要不得,而且很危險。我們當年能夠戰勝武裝到牙齒的封建王朝,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群眾支持,沒有群眾,就沒有我們這個新社會、新國家,就沒有今天的繁榮富強。” 一口氣說了這么多,厲元朗最后總結道:“不過,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上面注意,會有這方面的彌補。我相信,只要能夠重拾彼此的信任感,縮短彼此的距離感,我們這個國家一定會好,也必然會越來 會越來越好。” 厲元朗的一番話,把柳思思聽得如醉如癡。 她萬萬想不到,一個縣長,竟然心系國家,想得如此長遠。 告別厲元朗回到房間,柳思思立刻打開筆記本電腦。 盡管沒有網絡,她還是忍不住在鍵盤上敲擊起來,寫下一行大字標題:采訪隨記——我認識的一位官員。 她沒有直呼厲元朗的名字和職位,從旁觀者的角度,寫了一整天遇到的幾件事。 懲處村官,嚴辦鄉黨委書記,還有厲元朗由感而發的干群之間那些話。 中間從未停頓,越寫越有靈感。 當她把洋洋灑灑的兩千多字寫完,敲下最后一個標點符號后,柳思思從頭到尾審核一遍,修改語句和錯別字,不僅長長松了一口氣。 保存在硬盤里,柳思思構想著,等她回去之后,找個網站發布出去。不為別的,就位厲元朗這么好的一位領導,她值得去做。 一夜無話,次日厲元朗一行吃過早飯,在吳成光等人的陪同下,走訪多山鄉以及下面的一個村子。 情況和別處村屯一樣,村子都沒什么人了,絕大多數以留守老人為主,留存量不足一半,人去屋空現象非常普遍。 厲元朗沒有在多山鄉過多停留,中飯之前離開,趕往下一目的地,富沙鎮。 顧名思義,富沙鎮的最大特點就是沙子多。 而且這里沙子含金,且含金量比例特別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