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辦法,嘴大嘴小將決定一個人的政治命運和政治生命。 周旭杰作為一個在官場上沉浸多年的老資格書記,自然懂得其中奧妙。 好在,老同志們并沒有被尚天河的話帶進溝里。 從始至終堅持認為,廉明宇操之過急的心態,以及對張萬星過度信任,是造成三生教發展壯大的根源。 一股針對廉明宇興師問罪的態勢,瞬間波及整個會議的方向標,大有聲討的意味。 別看于勁峰上任五年多,基本上站穩腳跟。但面對這些老同志,有些時候稍顯力不從心。 歷經那段難以回首的混亂歲月,痛定思痛,從各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以便杜絕出現一人獨大的局面。 即便如于勁峰,也不可能什么事都由他一人做主。 退下來的老同志,能在關鍵時刻起到掣肘作用。 以他們的資歷、他們的名望,還有他們自身保留下來的勢力,足以向于勁峰發出挑戰。 所以說,在那次會議上,于勁峰聽到大家一致意見后,主動提出避嫌,起身離席。 會議則由杜宣澤主持。 殊不知,于勁峰審時度勢,單獨找陸臨松徹夜長談。 這里必須提到,陸臨松在黨性原則方面更勝一籌。 他有如下考慮。 三生教的發展勢頭,很大程度是境外勢力在背后煽風點火、推波助瀾。 其目的就是擾亂我們業已穩定的社會環境,而穩定前提是,上面穩下面才能堅如磐石。 現實情況不允許亂,尤其上面不能亂。 老同志們出發點是為了國家,這座江山是他們老一輩浴血奮戰拼出來的,決不能在他們有生之年垮掉。 于是,陸臨松召集老同志們開了一次閉門會議。 著重談論追責廉明宇的弊端。 他認為,團結非常重要,并且從歷史角度詳細闡明以亂制亂的傷害性極大。 要老同志們充分考慮面對黨旗時,宣讀的誓詞。 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不止是口頭說說,要在緊要關頭,拋棄一切不同觀點,要以大局為重。 境外勢力就是想要看到我們自己內亂,可我們偏偏要團結。 團結一心,一致對外,讓黨和人民看到我們的信心和決心,更讓境外敵對勢力嚴重受挫。 他的話樸實,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在張寒啟同志去世之后,陸臨松成為唯一能夠在老同志當中起到穩定軍心的人物。 誰有意見都可以提,可以發牢騷,在這間會場上怎么說都行。 但離開這里,就要把不同意見咽進去,一輩子都不要講出來。 至于上面怎樣處理,他們不參與、不干涉,靜觀其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