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思瑞,這條鯉魚是從村邊上的那條清涼河里打出來的?”厲元朗饒有興趣的問道。 “對啊。”陶思瑞解釋說:“因?yàn)槲覀兇逄厥獾牡乩砦恢茫坏蕉荆鍥龊拥聂~類都會聚集于此過冬。所以,村民們大多會在河面上鑿冰窟窿,下網(wǎng)捕魚。” 厲元朗微微頷首,陶思瑞怕講不明白,還把他哥哥叫來。 他哥哥是村里的捕魚能手,這方經(jīng)驗(yàn)豐富,說起來頭頭是道。 聽他講,魚在秋天的時候會大量進(jìn)食,補(bǔ)充體能,就像熊存脂肪一樣。 到了冬季,魚會躲在河底不動,盡量減少覓食的時間,保存體能。 因?yàn)樗?攝氏度至4攝氏度會熱縮冷脹,所以河底最深處的水溫能保持在4攝氏度左右,適合魚類生活。 而清涼河在中光村有個名叫“拐三拐”的地方,據(jù)老輩人說,那里的河底水溫更高,達(dá)到了5攝氏度以上,因此那地方魚最多。 “你這條魚就是從拐三拐那里捕上來的?”厲元朗看著新鮮且散發(fā)著誘人香氣的紅燒鯉魚問。 他哥哥搖了搖頭,“時間倉促,我弟弟催的急,我是從村子附近河里捕得。要是在拐三拐,這條三斤多重的鯉魚根本不算啥,有的是大魚。” 這時,陶思瑞請厲元朗品嘗魚肉味道如何。 厲元朗夾了一筷子放進(jìn)嘴里,魚只要新鮮,哪怕烹飪手藝一般,味道也絕對差不到哪里去。 況且,清涼河是沙底,魚就沒有養(yǎng)魚池的那股子土腥味。 嗯,魚肉緊實(shí),味道鮮美,火候掌握的恰到好處,厲元朗忍不住連連夸贊。 在陶思瑞的邀請下,全桌其他人也都伸出筷子,夾起魚肉美滋滋的吃起來。 厲元朗邊吃便詢問陶思瑞他哥哥,清涼河里的魚類品種以及其他情況。 他介紹,清涼河里有花白鰱、草魚、鯉魚以及鯽魚等等,他曾經(jīng)捕獲過一條大花鰱,重達(dá)十六斤。 他估摸,拐三拐那里,如果大面積拉網(wǎng)捕魚的話,一次弄個上千斤沒有問題。 厲元朗頻頻點(diǎn)頭,并且提議,吃完飯他要親自去拐三拐看一看。 陶思瑞以為這位厲縣長是個釣魚發(fā)燒友,也沒在意,急忙讓酒敬菜,好把飯桌氣氛搞起來。 喝著自家釀制的燒酒,品嘗味道鮮美的活魚以及農(nóng)家菜,厲元朗食欲大開,吃得不亦樂乎。 酒足飯飽之際,厲元朗一行人在陶思瑞和他哥哥以及村委委員們的陪同下,實(shí)地去拐三拐看了看。 所謂拐三拐,就是天然形成一個“s”形的大拐彎,水的流向造成拐三拐這地方水流不急,深水的溫度相對偏高,正好給魚類過冬提供了非常適宜的溫度。 厲元朗放眼觀瞧四周的風(fēng)景,到處皚皚白雪,成就一片白色世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