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也不知道為什么,李承乾就像是一個二逼,非要和秦長青死磕。 如果死磕的話,直接仗勢欺人就好了,他偏不,非要以“德”服人,讓秦長青乖乖的跪在他面前道歉認錯。 這幾日,自打去了兵部一趟,知道了秦長青養(yǎng)了三千私兵,就開始琢磨找人彈劾秦長青,可還沒等開始呢,蔡文柄就帶來一個更不好的消息:坊間傳聞,秦長青就是詩仙下凡! “抄的,一定是抄的!” 李承乾將手里的一本書,狠狠丟在地上,一臉黑線,“文壇的恥辱,他就是文壇的恥辱。一定要找到抄襲的源頭,將他拿入詔獄!” “殿下,息怒。真的抄襲了,一定會找到抄襲的源頭的。”蔡文豪站在李承乾面前,“可問題是,不好查啊!” “源頭?源頭是他秦長青說的算嗎?我說源頭在哪,那就是在哪!” 蔡文豪秒懂,“殿下,臣知道該如何做了!” 離開了東宮,蔡文豪卻停住腳步,一臉懵逼。 詩詞由心生,沒有相同的感悟和體會,怎么可能寫出來詩詞里面情感? 所以說,就算是抄襲,得找一個什么樣的人抄襲呢? 縱觀貞觀朝的那些所謂的大儒們,都是豪放派,很難找到這種苦情派的名儒。 況且,就算是找到了,人家一代名儒,會選擇和你李承乾同流合污嗎? 想來想去,蔡文豪還真就想到了一個人,就是王績的兒子王晦。 王績字無功,號東皋子,在隋朝的時候,就是知名的隱士,并被稱之為神童仙子。 這個人還是是五言律詩的奠基人,扭轉齊梁余風,為開創(chuàng)唐詩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的詩歌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酒經》、《酒譜》就是王績寫的。 當老子是個牛人,寫的詩都是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可生出來一個兒子,卻他喵的是個苦情派,甚至是顯得和唐朝的詩詞風有點格格不入。 這么說,你要是還不知道王晦是誰,也沒關系,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總該知道吧?就是寫《滕王閣序》那位。 現在作者都恨死他了,當年背《滕王閣序》的時候,沒少被老師罵。還有《阿房宮賦》,吃飽了撐的寫那么長,我是一次沒背下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