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尋常的酒樓家,點菜都是你想吃什么,店家做什么,有的是店家有幾個招牌菜。 而到了酒肆就相對便宜和簡約了,就是蠶豆和醬肉,以及一下說不出名字的小食。 秦氏酒樓之所以這么火爆,是因為有獨門配方,那就是精細鹽。 唐朝還沒有改良鹽的提取方法,用的幾乎都是鹽布,做出來的菜還微微帶著一點酸臭味。就算是當皇帝的老李,**細鹽的時候,也十分少。 清河公主,久居公主府,很少出來走動。 今天也是打開了話匣子,尋東問西,大有那種百姓吃不飽飯為何不吃肉的架勢。 飯,吃到了一半,就聽見胳膊的雅間里面,傳來一陣叫罵和打斗的聲音。 之前有些輕微的吵鬧,秦長青和程處亮也沒在意,可當隔壁開始掀桌子砸店鋪了,兩個人就忍不了了。 “娘的,敢在這里鬧事,待會定叫他賠個傾家蕩產。” 程處亮起身,直奔隔壁的雅間。 要知道,這里是秦長青和長孫四娘的買賣,小程要是遇到了在店里胡鬧的不管,先別說秦長青在不在身邊,就算是長孫四娘知道了,小程也是臉上無光。 不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京城勛貴,小程遇到了,就得掰下你幾顆門牙。 更何況,程處亮最近都駐防太倉,很久沒在長安城打架,手早就癢癢了。 再一看,鬧事的不是大唐人,而是異族,小程更是樂開了話。 肯定要把事情鬧大,必須鬧大,最好傳進老李的耳朵,那才叫好。 番邦的人,在大唐一點地位都沒有,就算是發生沖突,官員們也會偏袒唐人。 大唐的律法在老李這個年代很有意思,中原人殺了番邦的人,只要別涉及到使節,賠償一百貫錢就行。 但是番邦的人要是殺了中原人,那不好意思,一命抵一命。 在歷史上就有記載,大理寺卿裴俊,審理過一個番邦人殺中原人的案子,審都沒審,就看了番邦人的腦袋,還連帶幾個家屬。 小程看到番邦人,眼睛都綠了,這下終于能見血了。 “我糙,高句麗人?” 小程摩拳擦掌,只恨自己出門的時候沒帶刀。 高句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