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讓開!讓開!” “大捷!首戰大捷!” 一匹滿是泥水的戰馬,正在長安城的街道上狂奔。 馬后留下一連串的水花,火急火燎的向著皇城的方向疾馳。 太極殿上。 朝會已經進行大半。 老李臉色鐵青,咬牙切齒的看著魏征,恨不得殺之而后快。 魏征臉紅脖子粗,雙目赤紅,眼睛瞄準了太極殿的大柱子,但凡老李再敢多嗶嗶一句,他一定撞柱子,血濺三步,也要勸諫李世民。 “陛下,大雨下了十日,乃上蒼的懲罰,臣請陛下下罪己詔。” “陛下,歷朝歷代皇帝在大災之年,都下罪己詔,安撫百姓平復民心。” “大雨持續的時間越長,災情就會越來越大。百姓吃不飽,政權就不穩。” 魏征再次上前一步,“國庫糧食空虛,都用在征突厥的戰事上。早就沒有余糧用來賑災。臣請陛下下罪己詔,向上天謝罪,祈求上蒼,早點讓大雨結束,災難再點過去。” 天災人禍,皆為定數,憑什么我要罪己? 老李是造反起家的,虎狼一樣的英雄,怎么能承認自己的錯誤? 現在,五姓七望已經蠢蠢欲動,坊間再傳李世民那些不光彩的勾當,都說李世民弒兄殺弟,囚禁了太上皇,這是老天爺的懲罰。 如果下了罪己詔,那就是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情都是錯的,老李肯定是不干的。 針對這件事,朝廷上下分成兩派,以魏征為首的言官,都請求老李下罪己詔。 老李的心思很簡單,下了罪己詔自己憋屈,不下罪己詔百姓受苦,于心不忍。 就這樣,老李也盯著魏征面前的柱子,媽的,欺負老子沒糧嗎?欺負老子沒錢嗎? 不行了,還得找賢婿商量商量,怎么能讓國庫快點充斥起來。 有錢有糧才和這群言官們有底氣。 大唐科舉制度基本就是殘廢品,官員多為舉薦。 書籍在古代是很珍貴的物件,讀得起書的都是豪門子弟。 五姓七望掌握大量書籍,這也導致朝廷的官員里面,文武分成多個派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