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于逍遙王而言呢?著實是一種折磨! 一個紅封接著一個紅封地拆。 親手數著里頭的銀票和銀子,卻連根毛都得不到。 真是讓人心癢癢啊。 可偏偏,逍遙王府年年如此。 五本賬簿,分別對應著五個孩子。 五箱紅封,也都是五個孩子分別收到的。 逍遙王妃每年沒收了孩子們的壓歲錢后,都會給他們存起來。 包括代管的那些產業,每年的進項是多少? 也會記得清清楚楚。 她與逍遙王啊,不會動用一分一毫。 只待以后孩子長大了,再交到孩子手里。 京都城是天子腳下,隨便一抓就是一把的紈绔子弟。 這些紈绔子弟年紀不大,但卻出手闊綽,奢靡得很。 放眼望去,都是攀比之風。 魏家是皇室,對后代的教導素來嚴苛,最忌諱孩子們去與人攀比。 特別是在身份地位和財富上。 他們本來出身就高,若是再不加以約束的話,很容易便會走上歪路。 尤其是在孩子還小,沒有定性的時候。 金錢于他們而言,就是毒藥。 而皇室的后代一旦養偏了,那蜀國就危險了。 因此,不管是逍遙王府還是平順王府、安定王府。 哪怕是宮里頭。 其實都一樣。 不僅孩子們的月例銀子給得摳摳搜搜。 就連他們名下的產業,也都是長輩們管著的。 唯有暖寶和魏瑾賢這兩個小偷摸不同。 一個開了掛,偷偷摸摸走上了致富之路。 另外一個,則利用了自家舅舅的關系,暗中做些小打小鬧的買賣。 …… 另一頭。 暖寶在進宮之前,還特意繞路去了一趟百寶居。 既然是要去拜年,那肯定不能空著手啊。 她老早就想好了。 眼下最好的年禮,莫過于百寶居里的寶貝兒。 隨便一包紫皮糖一個大芒果,就能讓宮里頭的人欣喜若狂。 反正是自家買賣,成本不大。 拿去換紅封,絕對不會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