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階級不同,有權的人殺死一個老百姓,就跟捏死一只螞蟻這么簡單。 這種事情,放在哪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 偏偏,在蜀國就不同。 蜀國的子民才不管這些呢。 老百姓們雖然尊敬手握權勢之人,但卻不會慣著他們的臭毛病。 什么背地里議論?暗戳戳的事情他們不屑做。 做錯事情了就得說,心腸歹毒的人就得罵。 人家當皇帝的都知道嚴格約束自己,聽取百姓的意見,其他人更該恪守本分,好好做人! 報復?老百姓們是不怕的。 因為他們的君主,給足了他們有話就說的底氣。 反之,誰做了好事兒,誰心地善良是個好人,也一樣值得他們大聲夸贊。 管你是誰? 該罵的罵該夸的夸,天王老子來了也是如此。 所以啊,特權這東西好用不好用,能不能用,完全取決于你是個什么樣子的人。 你若值得尊敬,自然干什么都沒問題。 你若是個爛人,指不定還會被砸臭雞蛋呢。 姜姒君一句‘小郡主來啦’,便能立即讓老百姓們讓出一條路來,且讓得心甘情愿,一派和氣。 由此,可見暖寶在子民心中的地位。 為什么不叫‘姜將軍來了’呢? 因為姜姒君明白,眼下暖寶就是老百姓們最想看到的寶貝疙瘩。 用暖寶的身份來開路,不僅方便了她們自己,也算給老百姓們謀到了一個見小郡主的機會兒。 ——小郡主多難得才見一次呀?肯定是看小郡主啦。 ——我爹爹是個糙漢子,又是老男人了,有什么好看的? 下馬車的地方距離百寶居確實還有一段距離。 兩個小姑娘一邊和眾人道謝,一邊說著悄悄話,走了好一會兒才遠遠瞧見百寶居那高高掛起的牌匾。 “看~百寶居!” 暖寶一激動,指著牌匾就看向了姜姒君。 轉頭的時候,頭上的小紅燈籠,正巧掛到了姜姒君的手臂上。 姜姒君的衣服袖子鑲嵌了幾顆小珠子,直接就把小紅燈籠給帶下來了。 暖寶感覺到頭發(fā)被拉扯,連忙‘哎呀’了一聲,伸手去扶住頭發(f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