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魏家數(shù)百年來的宗旨,就是要為子民辦實事兒,凡事兒以子民為先。 不管皇位傳到哪一個兒子手里,這一點都是不變的。 皇權雖大,但也不能以權壓人。 有老百姓,才有國。 而老百姓們的日子能過得安生,這家才有味道。 無數(shù)個小家組成一個國家,小家的日子過好了,蜀國才能慢慢變強大。 古語有言,贏民心者得天下。 只有老百姓們相信朝廷,跟朝廷團結(jié)一心,蜀國才是真正的堅固。 所以在魏家掌控著蜀國江山的數(shù)百年來,與其說老百姓們畏懼皇權,倒不如說他們敬佩皇權。 正是因為有了魏家‘以民為先’的宗旨,蜀國的老百姓們才會敢怒敢言,敢挺直腰桿子來做人。 就拿這讓路的事情來說吧。 姜姒君的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在蜀國,除了邊境的戰(zhàn)報、朝廷的公務、以及宮里頭的儀仗規(guī)定了百姓們需要讓行外,別的人可沒有這個特例。 莫說是孟郡王了,就是逍遙王或太子魏瑾熔來了,也沒權利讓老百姓給他們讓路。 當然了,階級還是有的。 遇到身份尊貴的人,該讓路的時候老百姓們還是會讓。 但這路讓得是否心甘情愿?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比方今日。 百寶居開業(yè),大家伙兒都要去看熱鬧。 你要去,他要去,我也要去,憑什么就得我們讓你呢? 難道就因為你身份尊貴?因為你在朝為官,或是出身皇族? 不,不該是這樣的。 你的身份地位,是要拿來為國為民辦事兒的,而不是拿來行便利,或耀武揚威的。 再拿這些日子孟靜好鬧出來的事情來說吧。 按道理來講,即便孟靜好犯了錯,她也還是郡王府的小姐。 大家伙兒對她再有意見,也不至于當眾去羞辱她。 頂多背地里議論幾句,知曉孟家小姐是何許人也就成。 畢竟郡王府的權勢和地位就擺在這。 哪怕孟郡王是外姓王,因著孟靜好的神操作,也受到了不少連累。 但說到底,不管郡王府淪落到何等地步,都不是老百姓們可以招惹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