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2章 我家老三寫的-《我祖父是朱元璋》


    第(1/3)頁

    []

    “改驛站為郵政,為大明開源折!”

    清晨,朝陽剛起,朱元璋已經(jīng)坐在御案邊,看著堆積如山的奏折。

    卻沒想到摸到的第一本,居然是吳王朱允熥的條陳。

    “為大明開源?”

    開源就是開辟增加財政來源,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臭小子,口氣不小!”

    疆域越大,治理起來難度越大,同時疆域越大,貧富差距也越大。大明現(xiàn)在才剛剛建立沒多久,還沒完全從元末的戰(zhàn)亂中走出來。百姓貧,國家貧,大臣們都在絞盡腦汁怎么化解財政的拮據(jù)。

    而且漠北塞外又連年用兵,雖說都是勝仗,但是軍費一項最是令人頭疼。

    許多大臣都不敢說的開源,你一個臭小子敢說!

    朱元璋帶著笑意,翻開奏折,緩緩閱讀。

    “大明有驛一千五百余處,用來傳遞公文接待過往官員。一驛有驛丞,吏員并幫工,小驛數(shù)十人,大驛數(shù)百人,還有馬匹軍械牲畜伙夫。為此,國家每年耗費錢糧百萬之巨。”

    看到這里,朱元璋緩緩點頭,“臭小子有見識!”

    “國朝初年,陛下下旨,非軍國大事不得用驛。驛站只能為官府所用,但各地情況不同,驛站亦有不同。”

    “北方邊塞之地,戰(zhàn)事頻發(fā),驛站不能為百姓所用。可是南方駐地,國泰民安,朝廷耗費錢糧供養(yǎng)驛站,豈不大材小用。”

    “臣以為,如今天下商貿頻繁,南方諸地除運河外,商隊往來頻繁。若驛站可開設商業(yè)用途,為百姓傳遞信件,為商旅提供住處,為貨物提供倉儲,則每年朝廷可收之錢,何止百萬!”

    “恩!”看到這里,朱元璋凝重起來。

    他不是在老夫子教育下長大的皇帝,心中對于士農(nóng)工商的等級并不十分認同,也沒有看清商人。他知道一個國家光靠百姓種地,是創(chuàng)造不出輝煌的盛世的。

    只有世間百姓安居樂業(yè)才是盛世,百姓樂業(yè),可以務農(nóng),可以務工,當然也可以經(jīng)商。

    可同時,他對商人也有些偏見。

    大明的京城在帝國的南方,天下最繁華的地方,商業(yè)都被世代經(jīng)商的富人和達官顯貴所控制,百姓最多是走街串巷的貨郎。

    那些達官顯貴家的買賣,世代經(jīng)商的豪富之家,有的是辦法偷稅漏稅,讓朝廷吃虧。

    一直以來,朝廷收取商稅,很是頭疼。

    想到此處,朱元璋放下奏折,對門外喊道。

    “來人!”

    “奴婢在!”黃狗兒出現(xiàn)。

    “傳中書舍人劉三吾,戶部尚書傅友文,吏部尚書詹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吉首市| 正蓝旗| 定陶县| 曲阜市| 桂林市| 聊城市| 裕民县| 县级市| 苏尼特左旗| 渝北区| 抚顺县| 乌什县| 栾川县| 灵武市| 科技| 茂名市| 宜春市| 平罗县| 五峰| 宜君县| 五大连池市| 循化| 阳东县| 平度市| 嘉鱼县| 库车县| 吉隆县| 彰化县| 龙游县| 浏阳市| 赤壁市| 信丰县| 姜堰市| 仪征市| 平乡县| 清河县| 本溪| 庄河市| 昌吉市|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