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她是云寧縣第一個被官府正式聘用的女主簿! 她有正經的任命文書,由縣令親自批字蓋章。 袁行之甚至開了祠堂,叫袁漢君像男孩子一樣可以進入家祠,祭拜祖宗,給祖宗上香。 她留在家譜上的也不再是一個姓氏加排行。 “袁四娘”被清清楚楚的寫為,“袁漢君,字明心。” 袁漢君的走馬上任,在云寧縣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昔日瞧不起袁行之,說他生不出兒子,“絕戶頭”的那些人。 如今都吹捧恭維起他來,“袁家教女有方!是咱們云寧縣的驕傲啊!” “袁四娘厲害!小小年紀就做了主簿!將來說不定還能做大官兒!” 袁行之如今走路,都能挺起胸膛。 別人的奉承,他都是一笑了之。 他內心的澎湃和激動,都化作了實際行動——他配合溫盛鈞種甘蔗,后來的制糖工坊,也是他出錢出力籌建的。 如今他已經從中得利,他卻把這筆錢拿出來,給云寧縣的縣學,蓋了好幾大間教室。 “是皇后娘娘的浩蕩天恩,才有我袁行之的今日!” “更是皇后娘娘體恤,才能有漢君的機遇!” 袁行之心里是這么想,嘴上也總是這么說。 袁漢君并沒有辜負溫盛鈞的舉薦。 她才走馬上任,就給云寧縣縣令,提出了一項建議。 “我看制糖已經開始,也有掌柜的開始來咱們云寧進貨。” “不如由縣衙牽頭,擴建驛館、客棧,讓這些外地的商人來了云寧,有地方住。” “另外,擴建不是朝夕之事,工期也漫長。可以鼓勵農家,收拾出專門的‘農家院’,讓這些商人或打尖、或住宿,都有章程可依!” “咱們官府可以負責督導,官府給批文,準許開辦‘農家院’的,就讓他們掛牌經營,我們收稅。” “他們私自經營的,我們不給掛牌,就算是黑戶……” 袁漢君雖然年紀小,但隨了她爹,腦子非常靈活。 她又常常和溫盛鈞、盛天月泡在一起,見識遠非云寧這小地方的人能比。 她這法子一說出來,縣令就聽愣了。 “這么干,有什么好處?稅收沒增加多少,倒是給縣衙找了不少的麻煩事兒!”縣令搖頭。 袁漢君微微一笑,篤定自信之感,完全不像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所有的。 “大人且看吧,此項稅收一定不少!而且我云寧縣,將要從一個邊陲小縣,變成富縣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