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四位評委手中,則被發了一張紙。 “這是……答案?” 舞臺上的司儀解釋道:“待會兒這六位姑娘,要在本組節目結束以前,準確的算出這張幕布上的數。 “她們展示的是女子的認真、細致、一絲不茍,以及精湛的珠算技巧。 “既有前頭表演的干擾,又有臺下觀眾的壓力。 “還有那張布上的數字,黑色為正確數字,紅色為干擾數字,上面還有錯誤的結果干擾。 “看看這些姑娘能否能沉著冷靜,不出錯的寫出得數!” 觀眾席上安靜了一瞬。 “女人也能做賬房嗎?” “她們哪兒會算數啊?那數字那么大,她們掰著指頭也算不清楚吧?” “珠算珠算!她們用的是算盤!” “笑話哦,你見哪個女人能把算盤打得飛快不出錯的?” …… 觀眾席的噓聲,調笑與嘲諷。 舞臺上的六個女孩子繃緊了臉,抿緊了唇。 今日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全體女孩子爭這個光! 男人兩只手一個腦袋!女孩子不也兩只手一個腦袋? 怎么就不能做到了?她們非但能做到!還要做得更好! 皇帝覺得這表演,有點兒意思。 這戰隊的節目竟是一場“音樂舞臺劇”,有吹笛的,彈琴的,拉二胡的…… 還有在前頭演繹相遇,離別,再相逢的…… 六個女孩子在后面噼里啪啦的算盤聲,被樂聲遮掩,隱約能聽見,倒也不突兀。 眾人反正是,看著看著……就忘了那背景。 甚至在演繹“離別”時,那些投入且心思細膩的人,都跟著落淚了。 他們甚至沒注意到,六個女孩子,何時在紙上落下自己的答案。 何時起身離開擺了算盤的小桌子。 待節目結束以后,司儀上前,讓人展開六位姑娘的得數,是一模一樣的數字。 評委席上四人打開手上的紙,果然,與正確答案無異。 “若是她們提前背下結果呢?” “自己的節目,自己給的數,這贏了有什么憑據?” 起哄聲更大了。 皇帝倒是一直注意著后頭的六個小姑娘。 相比前頭的“音樂舞臺劇”,他對后頭六個小姑娘撥拉算盤的本事更有興趣。 許多官員,特別是掌管金錢賬目的官員。 以及三國的使者,也跟皇帝一樣,他們對后頭的“背景板”更感興趣。 他們都看見,六個女孩子并不是同時給出答案的,但相差的時間也不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