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的命,是攝政王的寬宏大量所留下的! 昨夜里田知府宴請攝政王,他們中的六人有幸受邀,在昨日九仙樓的那場宴席上,他們見識到了攝政王的絕世風(fēng)采! 那是一個俊美的少年郎! 他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身上甚至看不出半點(diǎn)攝政王的樣子! 他的談吐也格外清新…… 極少談及國事,而多說的是風(fēng)月! 他甚至蠢蠢欲動想要去玉屏樓! 只是被他身邊的那個很是冷酷的親衛(wèi)給制止。 這便是接地氣,而非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那種王霸之氣。 這讓陶從林等人緊張的情緒得到了緩和,于是昨晚的那場宴會就變得其樂融融。 他還給了他們一個定心丸—— 合法經(jīng)商,照章納稅,既往不咎! 寧國,堅(jiān)定不移的推行提振工商業(yè)之策,對于合法經(jīng)商的商人,只規(guī)范,不打壓,但若是再逾越了規(guī)矩…… 沒有人敢造次。 因?yàn)閿z政王說皇城司的諜子,一直都在暗中看著。 對于幽州官鹽私賣之事,他的心里跟明鏡似的。 他們的性命,他們家人的性命保住了。 他們的心里,對這位攝政王是發(fā)至內(nèi)心的感激! 對于田知府的倡議,他們不敢有絲毫怠慢,紛紛將這些年賺來的銀子交到了田知府的手里。 那是一筆巨款! 將主要用在修建寧直道之上。 這是一件好事。 因?yàn)橛亩伎h是攝政王親自成立的縣! 幽都縣還有一個尚未完工的燕京城! 攝政王說五年之內(nèi),燕京城將修建完畢,而后……寧國京都將遷至燕京城! 幽州城距離幽都縣三百里地,那寧直道若是修好,此去幽都,乘馬車而行,也不過兩三天的時間便可抵達(dá)。 幽都縣有百姓三十萬! 對于幽州而言這不是個小數(shù)目。 許多商人們甚至開始謀算是不是該去幽都縣看一看,或許某些作坊能夠建在那里取一個先手之局! 總之,幽州城的街坊們對這位攝政王的看法有些復(fù)雜。 而那些商賈們對這位攝政王卻心懷感激并充滿了期待。 在送行的隊(duì)伍中,在一處不起眼的地方。 曾老夫子帶著小曾就站在一處屋檐下。 他沒有跟隨攝政王入京都! 他選擇還是留在幽州,想要看看幽州書院是不是能順順利利的得以修繕。 想要在幽州找回來一些昔日的舊友或者弟子來擔(dān)任教習(xí),讓幽州書院那條書香大道再現(xiàn)人頭攢動之景象,再有朗朗讀書聲。 對此,王正浩軒征求了李辰安的意見,李辰安沒有強(qiáng)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