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光線愈發(fā)昏暗。 李辰安點上了一盞燈,煮上了一壺茶。 茶桌上擺著一張紙,紙上是他剛寫下的兩首詩。 曾鵬程看著這兩首詩,心情很是激動。 對于這一筆很丑的字他自然忽略了,畢竟不是攝政王的親筆,難看便無所謂了。 過了許久他才抬起頭來看向了坐在他對面的李辰安,“小李大人,攝政王果然是天縱奇才啊!” “不僅僅在這詩詞之上,更在于他的心!” “老夫?qū)λ`會頗深,見這兩首詩,老夫才知道攝政王他玩世不恭的表象之下,原來藏著的是真正的憂國憂民之慮啊!” “老夫活了六十多年,淺薄了……與如此年輕的攝政王一比,算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他喜歡吃狗肉!” “其實這僅僅是因為狗肉這個東西賤,不用花銀子!” “老夫雖未曾吃過狗肉,但想來那東西的味道并不會比豬肉好多少。” “牛羊肉才是最上等的肉啊!” “可攝政王卻舍不得吃……他是咱寧國的攝政王啊!” “他回到京都之后,就是咱寧國的皇帝了!” “一國之君,舍牛羊而喜狗……那不叫喜,那叫心中有民,他不愿獨享君王之特權(quán),他與百姓站在一起!” “他是為百姓之疾苦而吃狗肉的啊!” 李辰安驚呆了! 心想王正浩軒那小子似乎不是這樣,他對狗肉是真愛呀! 就在李辰安震驚的視線中,曾老夫子悠悠一嘆: “難怪他將幽州城所有的狗都抓了去,那些狗在城里也確實煩人。雖說此舉遭受到了街坊們的誤解……老夫這之前不也誤解了他么?” “老夫至此才明白了攝政王僅僅是為了節(jié)儉罷了!” “待這雨歇,老夫要走上街頭去告訴那些街坊們,得讓他們知道攝政王做的這兩首詩,得讓他們知道他們一直在攝政王的心里!” “得消除他們對攝政王的誤解!得讓他們曉得攝政王吃了他們家的狗……是他們的幸運!” “不然……攝政王會牽了他們家的牛!” 曾老夫子一捋長須,將這張紙拿起舉在了眼前,仔細(xì)的又看了一遍,極為感慨的又道: “小李大人,你恐怕不知道詩詞文章乃心生!” “這《憫農(nóng)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憫農(nóng)其二》……”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李大人,攝政王的這兩首詩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悠遠(yuǎn)的意境,可偏偏攝政王就用這樸實無華的語言將農(nóng)人之苦說的明明白白……” “攝政王他知道民間疾苦,知道這苦之根源,故而同時號召百姓們節(jié)約糧食,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糧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