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沒有酒樓! 沒有胭脂水粉店! 更沒有青樓! 整個鎮(zhèn)上也只有居民數(shù)百。 與繁華無關(guān)。 與熱鬧也無關(guān)。 尤其是在這樣的大雨中,整條街巷上莫要說人,就連狗都沒有一條。 街坊們都在自己的家中。 正是做晚飯的時候,女人在廚房圍著灶臺轉(zhuǎn),男人則看著房間里囤積的貨物在發(fā)愁。 生意不好做! 瀛洲在北漠道還算是一個稍好一些的州,畢竟距離荒人的地盤頗遠,至少不會受到荒人的搶掠。 原本還有一些山匪偶爾會來鎮(zhèn)上打個秋風,可聽說去年來了一群女菩薩。 這些女菩薩將那些該死的山匪一家伙給撈了個干干凈凈,以至于而今的青石鎮(zhèn)再沒有受到匪人的搶掠,居民們再沒有了那擔驚受怕的時候,甚至已能夜不閉戶。 可生意也并沒有因此而有多少起色。 整個北漠道人稀地廣,外地的商人不會來,本地那些生意做得大一些賺了些銀子的商人卻幾乎都離去。 畢竟整個寧國,生意最好做的地方在江南道! 可那地方鋪子很貴,生活開銷也極大,這便導致許多的小商販根本無法在江南道立足。 他們只能在這樣的地方,過著平凡、簡單,也沒有夢想的生活。 哪怕從江南道傳來了攝政王要提振工商業(yè)這樣的好消息,哪怕其余各道的商人似乎都在忙活了起來,這地方依舊如一潭死水。 仿佛春風不渡。 但終究還是有些小商販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兒子身上。 倒不是求兒子能夠繼承家業(yè)—— 這樣的家業(yè)有啥好繼承的? 而是傳聞攝政王重視科考,選拔官員不再走舉薦之路,所有學子皆可參與科考。 聽說很是公平。 于是,這些小商販們便耗費巨資,將自己的孩子送入了青石鎮(zhèn)唯一的一個學堂。 這學堂就在青石鎮(zhèn)的最東頭。 是一處四合院的建筑。 也是整個青石鎮(zhèn)最好的建筑! 它由從青石鎮(zhèn)走出去發(fā)了財?shù)母簧塘钟篮浪栀洠识鴮W堂的名字便叫永豪書院。 書院里的教書先生也是林老板從外面請來。 一個身材消瘦下巴留著一撮山羊胡須的老先生。 鎮(zhèn)上的街坊沒有人知道老先生的名字,只知道他姓韋,人們皆稱他為韋夫子。 這位韋夫子據(jù)說是舉人出生,卻在仕途極為不順。 他來到這青石鎮(zhèn)已有十余年了。 為人很是謙和,看起來也確實博學,至少他偶爾說起北漠道之外的事,聽在這些街坊們的耳朵里皆覺得很是稀奇。 今日大雨。 無課。 韋老夫子坐在臨街的二樓自己的房間里,正煮著一壺茶,正看著一本書。 忽然, 窗外傳來了一陣激烈的馬蹄聲! 韋老夫子眉間一蹙,這地方似乎早已被朝廷遺忘,這些年這里也沒有兵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