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辰安來了。 他從忘情臺里面出來了! 他是這千年來,從忘情臺里面出來的第二人! 他也是這千年來,將不二周天訣練至大圓滿的第二人! 對于李辰安這個少年,吳帝這些日子是花了極大的心思去了解的。 比如他的詩詞他的酒。 比如他在寧國崛起的經歷。 也比如他創造出的那攻克了無涯關的煙花,還有令勾仲吃了大虧的百煉刀等等。 當然,也有他成為寧國攝政王之后,留給溫煮雨的那些治國理政的國策。 在詳細了解了李辰安這個人和他做的那些事之后,在吳帝的心里反倒是生起了許多的疑惑。 李辰安的崛起太過突然,不合常理。 但這個小子確實又有著極大的才華,偏偏又是個多情的種子—— 多情的人,通常心思都比較細膩,也比較柔軟。 按理,這樣的人并不具備帝王之資,可驕傲如溫煮雨,卻偏偏對他唯命是從! 那么這個人就必然有著自己并不了解的更多的特質。 現在,李辰安活著從忘情臺里出來了,他會不會從寧國那個傀儡啞巴皇帝的手里重新取回寧國之權柄? 就算不,他和那個啞巴皇帝情同手足,他在解決了鐘離若水的寒疾之后,若是全心去輔佐那個啞巴皇帝…… 他就是寧國事實上權力最大的那個人! 他接下來會如何面對來自大荒國的巨大威脅? 他有沒有那個能力帶領寧國抵御大荒國的入侵? 吳帝想要看看這個年輕的攝政王。 查其顏、觀其行,聽聽他的見解,便大致能夠知道寧國的未來,便大致能夠知道兩國結盟究竟有沒有意義。 是不是如溫煮雨在信中所說的那樣。 當然,在吳帝的內心中,兩國結盟并不單單是如他給夏莫愁所說的為了應對荒國的崛起,他更多的是基于對吳國未來的考慮—— 自己老了,這帝位終究得傳承下去。 吳國未來的繼任者究竟能不能將吳國治理的更好,或者保持而今之狀況,他不敢確定。 吳國與大荒國也接壤! 如果宇文峰不打寧國,反而發起對吳國之戰,吳國若有寧國為盟,那李辰安若有遠見卓識,就定會伸出援助之手,牽扯大荒國的后方,給吳國創造一個更好的戰爭條件。 如果李辰安真有大本事,就算自己的兒子不堪,吳國也不至于走入滅國之境地。 所以,當吳洗渺說李辰安來了的時候,吳帝竟然很是激動了起來。 “迎他上來!” 吳洗渺躬身退下,吳帝又站了起來,走到了另一方的窗前。 一瞧…… 他頓時就傻了眼—— 一群人正向洗劍樓而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