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夏莫愁一聽,心里吃了一驚。 吳帝說的是編織一個無懈可擊的理由……如此看來,在吳帝的心里,確有了廢黜東宮之意,甚至極有可能已經(jīng)讓機樞房在收羅或者張羅一個東宮大罪的理由了。 他也端起了茶盞,抬眼看了看吳帝,心想他會編造一個怎樣的理由呢? “既然如此,老臣覺得那也就很簡單了?!? “皇上既然言說年事已高,那這帝位的傳承……恐怕、恐怕就得快一些?!? “老臣敢問皇上一句,皇上心里……選了誰?” 吳帝放下了茶盞,收回了視線,看向了夏莫愁,反問了一句: “除了太子之外,朕還有三個兒子,你給朕說說這三個兒子里面,誰有能、有才、有德繼承大統(tǒng)?” 這個問題就是最為敏感的問題了。 以夏莫愁對吳帝的了解,這個老皇帝的心里顯然已經(jīng)有了選擇。 他此刻卻如此一問…… 夏莫愁連忙放下茶盞,又拱手道:“陛下,老臣倒是以為二皇子安親王吳歡和四皇子玉親王吳常,皆有繼承大統(tǒng)之能!” 吳帝的眼里露出了一抹戲謔的神色,“大皇子在你心里就如此不堪?” “這……畢竟老臣的女兒是平親王妃,再說,在所有大臣們的眼里,平親王……他、他就是個武夫?!? “另外,薛昭儀,畢竟也是南楚的人?!? 吳帝意味深長的一笑,抬手指了指夏莫愁:“你這老東西,一輩子做人圓滑這倒是沒什么。但現(xiàn)在朕需要你給出一點建議你也給朕打馬虎眼……” 他擺了擺手,“罷了,朕也知道這話你不太好說,那朕就自己說說朕的這三個兒子,你且聽聽?!? 夏莫愁咧嘴一笑,拱手一禮:“老臣,洗耳恭聽!” 吳帝徐徐起身,來到了窗前,望向了遠處天邊露出的一抹紅霞。 他面容一肅,沉吟三息,說道: “二皇子吳歡……這個孩子博學,當年還在京都的時候就有著文王的美譽。” “若是論在文學上的造詣,其余兩個皇子拍馬也不及?!? “在治國的本事上嘛……” 吳帝一捋短須,“許有一番見解,但、但做事太過工于心計?!? “作為一國之帝王,他少了幾分霸氣?!? “老四……朕是很喜歡老四的,朕喜歡他的直率,也喜歡他的坦誠?!? “但在老四的心里,他更喜歡的是江湖,不然他此前尚在京都的時候也不至于搞出一個玄武堂來?!? “他倒是很果敢,只是……有勇無謀,在國家的大事上,他沒有駕馭群臣的本事,也沒有深謀遠慮的眼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