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老家伙確實如母后說的那樣是一只老狐貍! 撤了夏璃,他顯然已看清了未來的形式。 他不敢再用他和父皇昔日的交情來無視本宮的存在! 他要想他的夏國公府能夠在吳國長存,他就必須臣服在本宮的膝下! 既然他已服軟,那就得讓他得到服軟之后的甜頭。 嗯……得給夏璃一個前程了。 吳謙腦子里這么一轉,連忙沖著夏國公拱手一禮,表達了他對老臣的足夠尊敬: “夏老國公謬贊,要說起來,拿下無涯關這事,還是本宮在寧國京都玉京城的時候借著寧國之亂所布下的一個局!” 夏國公一聽,驚訝的問道:“哦……?這里面還有故事?殿下能否說來聽聽?” 吳謙心里高興啊! 這老家伙懂得來事,這事此刻當著父皇和這些重臣的面說出來,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表現。 “說來可就話長,那本宮就長話短說。” “李辰安成為了寧國的攝政王,他這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必須去找到真正的皇長子來當皇帝,于是就去了蜀州。” “宮里的那位麗貴妃卻不愿意,因為麗貴妃的兒子就在宮里,為何她的兒子就不能當皇帝?” “這便是寧國存在的矛盾,兒臣也就是利用了這樣的一個矛盾。” “赤焰軍是燕國公府的兵,麗貴妃是燕國公府的人,兒臣就給麗貴妃出了個主意,調赤焰軍回京保三皇子寧知遠登基為帝。” “至于李辰安……必須讓他死在蜀州!也必須讓那個皇長子死在蜀州!” “麗貴妃畢竟是個婦人,為了她的兒子,她當真將赤焰軍調離了無涯關……” 吳謙笑了起來,“兒臣回到下原州之后,立刻帶兵輕取了無涯關……這非兒臣的本事,皆是父皇的大福氣!” 吳帝一捋短須,老懷大開。 他也很高興啊,畢竟這是自己的兒子。 還是未來的國君! 謀取無涯關,這一直是他心里的一件憾事,老子沒干成,但老子的兒子卻輕易做到了,這當老子的當然臉上也有光。 他擺了擺手:“不要矯情!” “這是你的本事,能不費一兵一卒而取了無涯關,這就是大本事!” “這三年來,朕漸漸少問國事,一來是朕想看看太子總覽全局的能力,二來……也想看看你們……” 吳帝掃了六部尚書一眼,“一個國家,每天的事都很多,太子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有遺漏之處。” “而你們作為國家之重臣,當有著為國而謀為太子分憂的無私之想!” “朕,六十歲了,你們也都是四十多的人了。” “對于你們,朕當然是最放心的,朕所希望的是,明年秋,太子繼位之后,你們也當如對朕這般向太子盡忠、為國家盡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