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成年之后,男子基本上也是經商,女子也基本上會嫁給某個商人的孩子,但我們還多了一個選擇,便如我這般,可去參加科考,若能金榜題名,還能入朝為官走入仕途?!? “可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力!” “他們每一個早上睜開眼來,所希望的就是今天能夠多捕幾尾魚罷了?!? 李辰安對向青云的這番話刮目相看。 “渝州向氏,在渝州也算是豪族,你怎么會有此了解?” 向青云微微一笑: “我家也買魚??!” “給我家送魚的那個少年叫潤水?!? “和我年紀差不多,我們曾經是很好的朋友。” “甚至我還去他家的漁船上呆過兩天。” “哎……那時候我們都還小,他教我撒網,教我游泳,甚至教我如何殺魚煮魚。” “我是很快樂的,我很想幫幫他。所以他來我家送魚,我總是會讓管家多給他幾個銅板,可他從不會多取。” “后來,我忙于學業,他依舊隔三差五給我家送魚,只是再難碰到?!? “再后來……我們都長大了,我已考中了舉人,據說他也娶到了妻子?!? “前些日子他又來我家送魚,我們見了面,卻發現彼此都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 “他叫我老爺……舉人老爺?!? “我覺得我的心被刺痛,也覺得再也回不去從前?!? “于是,我就一直在想,如潤水這樣的人,他們的命運該如何去改變呢?” “我想不出來,因為他除了修船捕魚好像別的都不會?!? “直到攝政王的新政傳入了蜀州,我在聽爺爺說起了新政的內容之后,我想這應該就是最好的辦法了!” “提振工商業,讓商人的作坊大規模的開設起來,讓大量的窮困百姓進入作坊……哪怕是搬運貨物,他們賺的銀子也比種田或者捕魚來的多!” “比如潤水如果下了船,如果他去了我家的作坊,或許經過他們夫婦二人的努力,他們的孩子會有機會進入學堂讀書?!? “那么他們的后人就算無法考取功名,至少也能識字算賬,就算是在作坊里,也能賺到更多的銀子?!? “我原本在想,去了京都若有幸能見到攝政王,我會向他提個建議?!? 李辰安微微一怔:“什么建議?” “商業發展起來之后,國家富裕了的同時,如果國家能夠從國庫中撥出些銀子來修建義學……” “一個國家的興旺,不僅僅是銀子,還在于廣大百姓認知的提升!” “而讀書這個東西,如果能走入尋常百姓家,咱寧國的未來或許會更美好!” 李辰安這一次真正對向青云重視了起來。 他正要開口說點什么,向青云卻一聲苦笑: “可惜,他在西山薨了!” “如他這般開明并有遠見卓識的王……只怕再難有了!” “這是我之遺憾,也是寧國百姓之遺憾!” “這或許就是寧國的國運當如此,就是如潤水這樣的人的命運,當如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