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翁書院。 九曲涼亭。 梅放夕正在涼亭中看著他默寫下來的《論民五言》。 他越看越覺得心里有些慌。 李辰安的這番論民之言……若是公之于眾,恐怕會引來軒然大波。 就算當(dāng)下的官員絕大多數(shù)都是他所任命,只怕這些官員也無法接受他的這五點言論。 甚至于就算是溫煮雨…… 溫煮雨這人倒是讀了萬卷書行了萬里路。 就算他心里能夠接受,也絕對不會將這番言論推行出去。 倒不是為了他既得的利益,而是這些言論,恐怕會動搖寧國之根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果億萬民眾都有了自己的思想,這真的會如李辰安所說的百花齊放么? 誰也不敢去賭。 因為更大的可能反倒是引起國內(nèi)之動蕩。 現(xiàn)在的寧國百廢待興,四面列強環(huán)伺,在這種時候,內(nèi)部絕對不能發(fā)生任何動蕩之事。 所以…… 梅放夕將這小冊子收入了懷中,望向了那方荷塘,悠悠一嘆: “果真是路漫漫其修遠!” “這大清早的,怎有如此感嘆?” 一個聲音傳來。 梅放夕轉(zhuǎn)頭一看,來者是文翁書院的院正常老夫子。 他咧嘴一笑:“不過是有感而發(fā)罷了,請坐!” 常老夫子坐下,“你去見過了攝政王,以你之眼光……如何?” 梅放夕斟了一杯茶遞了過去,“人中龍鳳!” 常老夫子一驚,“他的詩詞文章確實當(dāng)?shù)闷鹪娤芍螄碚嫒缛酥旋堷P?” 梅放夕想了想,點了點頭。 “雖說他離開京都之前所定下之五年國策是以工商業(yè)為主,初聞時候老夫也是有些不解的,但后來慢慢也就想通了。” 這并不是事實。 事實是花滿庭來過之后,為了說服梅放夕,他向梅放夕詳細(xì)的解釋了李辰安此舉之用意,才解開了梅放夕之疑惑。 但花滿庭有言在先,不可告知任何人他來過這里。 “出發(fā)點在于以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的收入,其最終的用意,是將這千年以來的農(nóng)業(yè)稅向商業(yè)稅過渡……” 梅放夕花了足足個把時辰給常老夫子講述了李辰安施政的要點。 常老夫子一直在極為認(rèn)真的聽著,他眉間的疑惑越聽越重,直到梅放夕講完,他又沉默了許久,卻搖了搖頭: “不妥!” “何處不妥?” “商人若是成為了國家的主流,賺錢如果成為了百姓所追捧之事……這國家還是個正常的國家么?” “恐怕再難聞讀書之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