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水鏡臺。 臺上站著一個穿著一身霓裳的身姿妙曼的姑娘。 這姑娘年約二十上下,臉上并沒有蜀戲那些戲子的夸張濃妝。 她似乎僅僅施了淡淡的粉底,看上去眉清目秀倒是個可人兒。 她手握一把三尺長劍,兩條長長的袖子拖在了地上。 她身子站得筆直,腰間的束帶綁的頗緊,便勾勒出了她妙曼的身材,給人一種英姿颯爽的感覺。 她就這么在舞臺的中央一站,臺下的觀眾便爆發(fā)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她就是公孫二娘! 她的名頭在整個蜀州都極為響亮! 李辰安倒是挺好奇的看了看臺上的這姑娘,對于她那霓裳劍舞倒沒有多少期待。 他的視線也并沒有在公孫二娘的身上停留多久,他端起茶盞來喝了一口,抬頭看了看天色。 雨雖然沒有再下,但天并沒有放晴。 希望明日能有個好的天氣。 接下來還得抽個時間去一趟西山。 如此想著,臺上又有了鑼鼓聲響起。 李辰安收回了視線,當(dāng)視線落向舞臺的時候,眼角的那抹余光中忽的出現(xiàn)了鄰桌的那個白衣姑娘的臉龐。 他看向了那個白衣姑娘。 那白衣姑娘戴著一張白色的面巾,李辰安愈發(fā)肯定她就是在途中遇見的那個彈琴唱歌的女子。 夏花在李辰安的視線向她投來的那一瞬間也扭過了頭去。 少女的心止不住有些慌亂。 于是臉蛋兒有些微紅。 只是在面巾的遮掩下并不能被人給看見。 李辰安微微一笑,耳畔又傳來鐘離若畫那童稚的聲音: “姐夫……!” “好好看戲!” 李辰安眉梢一揚,看向了戲臺子上,便見那叫公孫二娘的姑娘手握長劍徐徐而舞。 腰肢扭轉(zhuǎn)間,那劍飄飄忽忽。 她的長袖隨劍而走,便在空中舞動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一個又一個的圈。 她的腳踩著鼓點的節(jié)拍,或疾或徐或舒或緩,于是,她的身姿便若春風(fēng)拂動的楊柳,又或疾風(fēng)驟雨下的海棠。 李辰安只能看出這舞跳得不錯,但演繹的究竟是個什么玩意兒……他和蕭包子一樣還是懵逼。 不過這時候蕭包子倒是看的很認(rèn)真。 畢竟這是舞,而不是唱的戲。 舞還能欣賞,那蜀戲,直接就聽不懂。 就在這時,臺上的鼓聲驟然而停。 公孫二娘恰好在鼓聲停的那一刻回到了臺子的中間。 她手里的長劍向天。 她整個人如劍一般定格在了臺子上。 一動不動。 就在一片掌聲中,鼓聲又徐徐敲響。 幕布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