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辰安離開了景寧縣進入了景寧山向蜀州方向而去。 昭化二十四年二月初五,在三味書屋呆了十五年之久的蘇亦安,在安排好了書屋余事之后,也帶上了簡單的行囊,向京都而去。 在去京都之前,他給他的妻子寫了一封信。 信中只有兩句話: “為夫已見過王正浩軒,佳婿,小夢良配,勿阻!” “春已來到,夫人可去京都,為夫將在京都等你,甚是……思念!” 柳下陰還有三味書屋的所以學子們于景寧縣南門送別蘇亦安。 那日朝陽正好。 彼此間說了一番寄許之言,蘇亦安轉身離去,摸了摸還有點微疼的額頭,意氣風發的吟誦而行: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 …… 京都玉京城。 早霧蒙蒙。 吹面已是楊柳風。 悅來客棧。 吳國太子吳謙在院子中晨練完畢,接過了侍女送來的毛巾擦了擦臉,忽的轉頭看向了站在一旁的那個抱著劍的少年。 “三郎,有七劍的消息了沒有?” “有。” “怎么說?” “已下山。” “……去向何處?” “蜀州。” “需多久?” 三郎沉吟三息,“這就要看小師妹的心情了。” 吳謙頓時一怔,“小師妹?夏花?” 三郎點了點頭,似乎因為聽見了這個名字,他那雙原本很是憂郁的眼此刻居然綻放出了些許光芒。 “天音閣七劍,小師妹最小,但小師妹卻是天音閣未來的閣主。” “小師妹自幼在天山長大,對于世間……她向來好奇,這便免不了會走走停停。” “再說從天山至蜀州路途遙遠,故而難以預料。” 對此吳謙倒是沒有微詞,因為天音閣和洗劍樓,同為吳國兩大武林圣地,皇權向來不去干涉他們之行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