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竊以為,首先就是教育上的不公!” “讀書是個很貴的事,農民的孩子,根本就讀不起書!” “他們本來就不是士大夫這個階層的人,他們的孩子本來就沒有受舉薦為官的機會!” “科舉是前朝所創,這原本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它提供給了窮人家的孩子一個走入仕途的機會,但是……” 蘇亦安深吸了一口,搖了搖頭:“不過是個掩人耳目的幌子罷了!” “讀書是個很奢侈的事,窮人本來就窮,何來銀錢供自己的孩子讀書?” “他們的階層世世代代都無法改變,唯一改變的途徑,就是在某一天走投無路的時候聚眾而反!” “其次,財富分配的不公!” “士大夫階層掌握著整個國家最大的財富,他們過的日子花天酒地,但供養他們的那些百姓,付出了最多的努力,偏偏窮困潦倒……誰都想過好日子,憑什么有些人生來就富貴,而絕大多數人哪怕窮盡幾代人的努力,也依舊無法翻身?” “這便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再次,便是律法上的不公!” “鄙人一直在想,大家都是人,憑什么刑不上大夫?” “又憑什么窮人就只能受富人的欺負?” “而農民持有的土地,被富人大量的兼并,這里面便有許多黑暗之處!” “掌握律法的人和富人同流合污,農民失去了土地,連喊冤的地方都沒有一個!” “日積月累之怨恨,必然造成兩個階層的對立!” “一旦這種對立達到了某種不可調和的程度,一旦有人搖旗吶喊……天下必亂!” “于是,烽煙四起,又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戰斗打響,直到這個朝代被推翻,直到又一個新朝的建立。” “周而復始……之所以不過三百年之數,便是這些矛盾從醞釀到發生再到結束的一個時間歷程。” “短命王朝,不過是這些矛盾來的更快爆發得更激烈一些罷了。” “鄙人拙見大致如此,所以鄙人倒是認為,攝政王若想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當從如何解決農民的土地永遠屬于農民開始。” “而不是從工商業去入手!” “因為沒有哪個朝代是因為工商業的落后而滅亡!” “不知攝政王以為然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