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溫煮雨放下了這個小冊子,看向了一臉震驚的眾人,手指頭在這小冊子上戳了戳: “這是攝政王離開京都之前,讓皇城司所統計的,就算數據上有一些誤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他給老夫看的時候,老夫也大吃了一驚,這才知道吏治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溫煮雨站了起來,走了兩步: “諸位,經過這些數據的對比,想來大家都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 “觸目驚心啊!” “寧國百姓之貧窮,”他伸手向上指了指,“非天之過!” “乃人之禍!” “此禍不除,攝政王打再多的勝仗,做再多的文章,也于事無補!” “要如何一勞永逸的解決?” 溫煮雨停下了腳步,掃視了一眼眾人,“唯有進行一場從上而下的吏治改革!” “這件事,是當下最重要的事!” “精簡一切不必要的機構,砍去一切不必要的職位,攝政王給老夫定下的目標是五千百姓養一個官員……你們自己去算算,從上到下要精簡多少無用之人!” “吏部從現在開始,就著手去干這件事。” “不要怕遇見阻力!” “更不要講什么臉面!” “若是看重人情世故這種東西,天下就沒有能夠辦成的事!” “各部門所淘汰的官員,他們若是覺得自己有本事……讓他們統統去參加本次秋闈!” “寧國需要很多的官員!” “但一定是有能力、有作為、能真正為老百姓去想、去做的官員!” “無論年齡,更不看家世背景,所有人都得憑真本事,那些尸位素餐者……那些躺在祖上的功勞簿上不思進取者……一律淘汰,絕不任用!” 溫煮雨借著李辰安在五扇原大捷這件事,召集了廟堂上各部高官,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會議。 在這場會議上,他將李辰安離開京都之前給他的建議,以李辰安的名義說了出來。 年承鳳原本對這一吏治大變革極為擔心,因為朝中要被革除的那些多余的衙門,里面的諸多官員和朝中的大臣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這是之前官員舉薦制帶來的后遺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