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昭化二十四年正月二十。 午時。 五扇原濃霧散盡。 碧空如洗,陽光明媚。 白雪皚皚的五扇原上,卻有著一股濃烈的蕭殺之氣。 夏侯卓的三萬邊軍與謝靖的五萬府兵在五扇原的西北邊匯合。 足足八萬人的大軍,黑壓壓一大片,此刻正森然的站這沒有多少溫度的陽光之下。 按照昨夜二人所商議的決定,除了謝靖的三千親兵之外,其余四萬余府兵,皆交給夏侯卓指揮。 謝靖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甚至建議讓那四萬七千府兵作為此戰之前軍! 這就是夏侯卓相信了謝靖的最大的理由。 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什么最重要? 手里的兵最重要! 誰手里握著的兵多,就意味著能在這亂世多分一杯羹。 夏侯卓當然沒有推辭,他的三萬邊軍可是他的命根子,讓那四萬七千府兵去打前陣,一來可以看看這些府兵的戰斗力,二來……可一探李辰安那小賊的虛實究竟在哪里—— 斥候已回報,對面,只有千來號人! 這顯然不是那小賊的主力! 那小賊哪怕再蠢,他也不會認為區區千人能擋八萬大軍! 在夏侯卓看來,自己這邊哪怕是八萬頭豬沖過去,也能將那一千人給淹沒、給碾碎,將他們踐踏得尸骨無存。 中軍戰車之上。 夏侯卓與謝靖并肩而立。 他已拔出了長刀,已發出了號令。 浩浩蕩蕩的大軍,已如潮水一般向楓縣方向漫延而去。 隊伍行軍的速度并不快。 因為夏侯卓需要探得李辰安的虛實。 他很是謹慎。 他將斥候營的八百斥候都派了出去。 向五扇原的四面八方去打探李辰安可能埋下的主力。 戰車上。 夏侯卓注視著前方,“本將軍一路而行一路而思?!? “赤焰軍,確在無涯關?!? “神武軍,也確在東瞿關?!? “京都之變,定國侯府暴露了從蜀州而來的那三萬步卒……” “京都之變結束,那三萬步卒并沒有回蜀州?!? “原本本將軍以為那就是李辰安敢動江南道的依仗……但現在看來卻并不是這樣。” 謝靖眉間緊蹙,一臉的擔憂。 此刻一聽夏侯卓所言,他意味深長的看了看夏侯卓那張漆黑的四方臉,問了一句: “所以大將軍敢從燕云關來,另一個目的就是想看看李辰安敢不敢不理會燕云關?” 夏侯卓一聲冷笑,“當然!” “宇文峰雖然帶著簌琳公主儀仗回了大荒城,但鎮守九陰城的宇文寂并非善類。” “他更喜歡打仗!” “沒有了宇文峰的約束,只要本大將軍離開燕云關,他必然會帶著九陰城的數萬鐵騎前來叩關!” “燕云關若破……燕云十八州必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