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辰安一聽,頓時一驚: “哪里來的迷離?” “應該是上車侯府被滅的那晚沒用完的。” “那晚誰在上車侯府下的迷離?” 這當然不會是孫鐵線。 孫鐵線僅僅是因為喝多了酒丟失了他親手制作的迷離。 長孫驚鴻在皇城司曾經告訴過李辰安這件事,他說—— “他其實叫長孫鐵線。” “知道這件事的人,除了樊桃花之外,你應該是第二個。” “他曾經喜歡喝酒,他的迷離是天下一絕,他被一個人請去喝了許多酒……那一夜,京都死了許多人!” “那一夜就是昭化三年十月初三!” “那夜霧滿京都,迷離滿了上車候府!” 長孫驚鴻沒有說孫鐵線是被誰請去喝了許多酒! 也沒有說是誰從孫鐵線身上帶走了迷離。 現在燕基道說應該是上車候府被滅那晚沒用完的! 難道就是麗陽公主? 燕基道沒有回答李辰安。 他轉移了一個話題: “已過去二十年了,當年事已不再重要。” “我大致能夠猜到你或者溫煮雨在懷疑什么。” “所以我離開京都之前,去過一次宮里,和小妹聊了聊。” “先皇既然成了先皇,她再在后宮里呆著確實有些不合適……” “三皇子已十六歲,他畢竟是皇子,封他一個王爺吧,小妹和他去他的封地。” “偏遠一些也行,當然,如果你們不放心,就放在眼皮子底下的某個地方也行。” “我知道你沒有對燕府動手講了許多情面,那就不妨再講一次。” “讓他們簡單平安的過一輩子。” “至于你此去蜀州迎接皇長子……我向來不問這種事,我只是比較奇怪一點。” 李辰安問:“你奇怪什么?” “那天在云集別野與懷國公一戰之后,樊老夫人和你在房里說了一席話。” “我不知道她給你說了什么,只是那之后,就有了你要去蜀州接回皇長子這么個說法。” “是不是樊老夫人臨終前告訴你的?” 李辰安點了點頭。 “我奇怪的就是,樊老夫人既然一開始就知道皇長子在蜀州,定國侯府在蜀州的勢力極為強大,她為什么不讓蜀州的人護送皇長子回京都,而是要你去一趟?” 李辰安心里一震,思量片刻: “鐘離若水因為京都之變去了蜀州,我本就要去蜀州找鐘離若水,接皇長子只是順便……也或者樊老夫人讓我親去迎接,這是給皇長子一個好的印象。” “等接回了皇長子,他登基為帝之后,我這攝政王不當了,這皇帝總不至于對我不利吧?” 燕基道仔細的想了想,李辰安這番話也有一些道理,但他還是囑托了一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