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轉眼三天過去。 中秋文壇發生的事,而今京都已家喻戶曉。 李辰安以一己之力,戰越國十六學子! 他一氣呵成十六首妙不可言的詩詞,竟然令越國那十六學子失去了下筆的勇氣! 這是何等樣的才華! 這讓京都百姓備受鼓舞! 更是令京都的學子們一個個揚眉吐氣! 本還有人懷疑,可當那十五首詞在次日流傳開來的時候,他們才知道李辰安原來如此厲害,越國十六學子……他們輸得不冤! 因為換著任何人在那樣的情況下,面對李辰安那不講道理的狂書,想來都難以下筆,都無法落筆。 他們為自己曾經升起的懷疑而愧疚。 于是,李辰安就這樣坐實了詩仙的名頭! 只是,李辰安所做的第十六首詞,卻至今都未曾流傳出來。 聽說是被皇上收藏。 如此來,豈不是他那第十六首詞更是驚艷? 于是,玉京城的學子文人們對此充滿了好奇,想盡了一切辦法去打聽。 但對于玉京城的老百姓而言,他們只是覺得那個從廣陵來的李辰安好生厲害。 至于怎樣厲害,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比之中秋文會李辰安連續做出十六首詩詞這一曠世壯舉,京都的百姓們反倒是對那夜發生的三場突如其來的爆炸更有興趣,也更令他們津津樂道。 因為那三個地方很特殊。 也因為那三個地方都不是常人敢于去招惹的,是他們路過都要繞道而行,都要小心翼翼去回避的。 可偏偏那晚,那三個地方卻遭了天譴—— 除了極少數知道李辰安那煙花的威力的人之外,沒有人明白那究竟是什么東西造成了。 對于未知的東西,只有歸為天。 那三個地方都不是好地方,既然人間管不了,當然只有天來管。 另外就是官府的態度。 官府的態度也模棱兩可,似乎除了收尸之外,他們什么都沒有做。 德親王府那扇倒塌的圍墻又默默地重新砌了起來,甚至這幾日德親王似乎都沒有出門。 相府里面究竟遭到了多大的破壞也沒人知道。 只有消息靈通一些的人聽聞了只言片語,說是相府里面死了三十二個人! 可惜的是姬泰那老東西居然躲過了那一劫,只是這三日也沒有上朝,許是受到了驚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