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據說昭化二十三年五月初五廣陵城的那場端午文會是有史以來最無趣的一場文會。 在那場文會上沒有出現期待中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詩詞,反倒是因為那一場鬧劇而出了名。 在那場文會之后,桃花釀這個酒的名字一時間便在廣陵城弄得家喻戶曉。 李辰安這個名字又一次進入了所有人的視野。 當然,霍家的那位長子長孫霍書凡的名字,也成為了廣陵百姓嘴里的談資。 對于這位霍家公子在那場文會上的所作所為自然是令人不齒的,不過這言論又漸漸被另一種言論所掩蓋—— “不是說那首《蝶戀花》就是李辰安所作的么?不是說他的這首詞能夠進入《寧詩詞集淵百篇》的么?” “他既然有如此之高的才華,為何不去參加那場文會呢?” “趙兄所言極是,他若是在那場文會上取得魁首,不僅僅能夠洗去他那傻子的名頭,還能將他那桃花釀的名聲抬得更高!” “所以你們想想,若是他參加了那場文會,對他而言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可他為何就偏偏沒有去呢?” 有人恍然大悟,擊掌而呼:“此子……沽名釣譽!難怪有人說那首《蝶戀花》根本就不是他所作!” “他其實根本就不會作什么詩詞,若是他去了那場文會登了臺,豈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面!” “如此說來,他依舊還是那個連三字經都不會背誦的傻子?” “當如此!” …… …… 桃花山上有一亭。 這亭就在那簾瀑布之上的那處湖畔。 亭名聽濤,與下面的觀瀑遙遙相望。 夕陽下,聽濤亭中,此刻坐著三個人。 他們是商滌,吳洗塵和李辰安。 桌上放著一個酒壇子,商滌和吳洗塵的視線都落在了這口酒壇子上。 片刻,商滌的視線向了李辰安,“廣陵城那些百姓對你的風評可越來越不堪,你小子這心態倒是真穩,竟然不聞不問,反而還沉于那酒坊之中,當真釀造出了這桃花釀來!” 李辰安嘿嘿一笑,說出了兩句令商滌目瞪口呆的話來——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 “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理他,再待幾年,你且他!” 這兩句話在商滌的耳邊縈繞,深深的刻入了他的腦海之中。 他忽然發現自己也不懂這個忘年之交,因為這兩句話里蘊含的是極為精妙的處事哲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