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僅僅是借道,昨日大雨,實在無法趕路,便借宿在了永豪書院里。” “至于其他,老朽并不清楚。” “不過老朽卻知道了一件事……” “再熬兩三年吧,或許咱北漠道,也能迎來春天!” 人聲再起,各種疑問。 韋夫子轉身,走入了書院的大門,又轉身看向了涌到門前的那些街坊們。 “今日授課,快些讓在讀的孩子們前來。” “今日,老朽教他們一首……曲!” 是日,永豪書院里有朗朗讀書聲。 孩童們所讀,便是那首《山坡羊》! 雖不解秦漢為何,卻不影響那一句: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夜。 韋老夫子就坐于窗前。 窗開著。 有夜風徐徐。 他看著那張紙上的實在有些不好看的那些字。 他露出了一抹微笑。 想了片刻,提筆,寫了一封信: “兄苦于越國之事。 弟以為亂就亂吧,既無良策解決,又何必放不下! 有幸見了李辰安一面。 兄說他有詩仙之才,乃文曲星下凡。 弟以為,他還有罕見的治國之能! 寧國,許會在五年中崛起。 若兄在越國不暢,何必再留? 莫如來寧國。 許能見最美的朝陽。 李辰安留下了一首詞……不對,他說這是曲。 此曲極妙,書于兄一看,兄之郁結許能解!” 信的末尾便是那首《山坡羊》。 信封上收信者的名字,竟然是越國大儒韋玄墨! …… …… 玄甲營向幽州方向狂奔而去。 騎在二貨背上的李辰安有些走神。 一方面他記掛著寧楚楚的安危,另一方面在見識到北漠道之現狀后,他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負擔。 但現在營救寧楚楚是最重要的事。 所以途徑那些村落的時候,李辰安并沒有停下來去那些農戶家走走看看。 這是一條官道。 但就算是這樣的官道,也因為年久失修變得坑坑洼洼。 隊伍在這條官道上跑了一整天,竟然沒有遇見一輛馬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