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哦……抗命不遵……還是圣命,這李小鳳的膽子也太大了!另外,平安王插手其中實為不智!” “你知道個屁!” “人家李先生可是世外高人!據(jù)說已是半步大宗師之境!” “這樣的人,除非是咱們吳國的大宗師去殺他,不然就算是派出了千軍萬馬,人家還不是想走拔腿就可以走!” “至于平安王此舉嘛……聽爺爺說其中恐怕另有深意。” “什么深意?” “削藩!” “那不是謠言么?” 那少年呲笑了一聲,搖了搖手中的扇子:“謠言?恐怕是無風不起浪!” 另一桌一少年此刻說道:“我倒是認為削藩沒什么不好的,如果皇上真有此意,如果真砍去了那些藩王……咱們吳國恐怕會變得更好一些!” “周兄慎言!” “不說這事了,咱們還是聊聊明晚的中秋文會。” 這話一出,頓時就冷了場。 寧國死了個詩仙,這對于吳國的學子們而言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因為那些傳入?yún)菄睦畛桨驳脑娫~,就像一座巨大的山一樣壓在了他們的頭頂,令他們就連呼吸都覺得有些困難。 莫要說做出一首超越他的詩詞了,就連提筆似乎都變得有些困難。 可他死了! 天嫉英才也好,登天為仙也罷,他終究離開了這個人世間。 于是,吳國所有的學子都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他們終于可以直起腰抬起頭渾身輕松的去看一看那藍藍的天,或者望一望夜空中的月。 他們認為屬于李辰安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 他們意氣風發(fā)的潑墨揮毫,卻發(fā)現(xiàn)所寫的任何詩詞,都如那潘曉所說的那樣,人們都會將他們的詩詞拿去和李辰安的詩詞比較。 這怎么能比呢? 不僅僅是文人墨客會去比較,就連青樓中的藝伎,她們竟然也會去比! 文人們向來刻薄,彼此都不介意相互踩上一腳—— 既然你覺得你厲害,你的詩詞能比過李辰安么? 甚至有人還會啐上一口,不屑一顧的說上一句:尚可,與詩仙之詞距離不過千里! 倒不是他們真心的崇拜李辰安,僅僅是心里作祟,我不好,你也別想好。 如此而已。 至于那些青樓的藝伎,她們嘴上倒是不敢多說半個不字,但她的身子卻很誠實。 她們依舊彈唱著李辰安的那些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