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恰逢中秋夜。 恰逢一場盛大的中秋文會。 可偏偏今兒無月。 還有雨! 可這絲毫沒有阻止京都那些少年們的熱情。 學子文人們當然想要一睹李辰安之風采,以李辰安為首的寧國少年能不能戰勝有備而來的越國少年。 李辰安這個名字而今在京都已家喻戶曉,可真正見過李辰安的卻并沒有幾個。 據說他幾乎都呆在花溪別院,甚至連太學院都未曾去過,更不用說在京都的大街小巷游逛了。 就算偶有出行,也都是在馬車里,而駕車的那位還是定國侯府曾經的那位殺神將軍! 于是,關于李辰安這個人和他的事,便只有聽那坊間的流傳。 坊間流傳的事便是民間的故事。 故事真真假假,也帶著傳奇般的色彩,自然不能真實具現李辰安的樣子。 但今兒個晚上,在文壇,便可見他的真面目,便能知道他的才學究竟有多高—— 他才十七,但他面對的卻是近七十的越國大儒韋玄墨親自調教出來的杰出弟子! 聽說他在廣陵城讀的書……書讀的似乎不咋樣,畢竟連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有。 聽說他后來放棄了讀書,在一個叫二井溝的巷子里開了個小食鋪,卻又倒閉了。 聽說他被廣陵李家給趕出了家門。 卻又聽說他又在二井溝那巷子里開了個小酒館。 而后,就遇見了花老大人,就變了一個人,就做出了絕美的詩詞。 那些詩詞就傳揚在了京都,甚至就要留于《寧詩詞集淵百篇》這本權威巨著之中! 他本是廣陵城一無名小卒,卻偏偏又受到了鐘離府三小姐的青睞。 他的這輩子本應該偏居于廣陵城,可他現在卻在京都。 他在京都本也沒有什么,但他偏偏成為了相府意欲除去之人! 能夠成為權勢滔天的姬相的敵人……這就更是令人難以置信。 因為一個是天,一個是地上的一顆野草。 一個是大樹,一個是……蚍蜉! 野草與天遙不可及。 蚍蜉更是無法撼樹。 這便是令人難以置信故事。 這樣的故事通常發生在戲文中。 但現在卻已在京都上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