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花滿庭帶著李辰安向聚仙閣而去。 這一路反倒是他變得沉默了起來。 他在回味著李辰安觸景而發(fā)的那首詩,那是一首長詩,也是一首敘事詩。 這樣的詩不多,但李辰安的這首詩卻生動的描述了那位賣炭翁的艱辛苦楚。 今日所遇見的賣炭翁只有一個,但放眼寧國,如這位賣炭翁一般在最底層掙扎的百姓又有多少? 花滿庭不由想起了李辰安說的那幾句令自己整耳發(fā)饋的話—— 這就是為了生活!生,而艱難的活著!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居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啊,作為一國之根基的百姓,是他們?nèi)鐖詮姷幕话銚纹鹆艘粋€國家,可放眼歷史,為什么他們的日子是最難熬的呢? 作為國家的統(tǒng)治者,為什么就不能給他們以安寧,以幸福,以無憂無慮的生活呢? 花滿庭陷入了迷茫。 作為寧國大儒,此前他之所思也皆在廟堂之上。 比如何為明君何為賢臣。 何為治國之道,何為濟世良方。 他從未曾去想過百姓的日子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是百姓懶惰么? 顯然不是。 就如那個年邁的賣炭翁一樣,他在這風雪中賣炭,那么大的一車炭,他需要伐多少木頭?需要燒制多久? 不用去懷疑,他一定花費了極多的時間極大的精力也付出了極大的體力。 他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那一牛車的炭上,可是……若不是遇見了李辰安,指不定他那一車炭還得再拉回去。 抱著希望而來,帶著失望而歸。 他的家人或許也在家里望著風雪期盼,期盼他能早些回家,期盼他那一車炭能夠賣個好價錢。 似一車不起眼的炭,卻是他一家人的希望。 所以,老百姓招誰惹誰了? 他們憑什么就該如此之苦? 這果然是個操、蛋的…… 李辰安這小子,他竟然深知百姓之苦,這或許和他曾經(jīng)在廣陵城的那段不堪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 下能體察民情,上能高屋建瓴,老夫沒有錯他! 他必須登基為帝! 為了寧國! 就在花滿庭老懷大慰之際…… 他突然抬頭向了左邊的那排房舍。 就在風雪之中,就在那排青磚瓦房之上,此刻突然出現(xiàn)了五個人! 五個手持弓箭的穿著黑衣戴著斗笠的人! 他們站在了屋頂,在這一瞬間拉開了弓。 第(1/3)頁